□本报记者 张佳妍
今年8月,松阳县5户香菇种植户以每袋2元的价格,从本县一果蔬专业合作社购进香菇菌棒4.5万袋,经精心打理后种下。正当他们盘算着4个月后便有上万元的收益时,这些菌棒却迟迟不发菌,白白辛苦不说,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万元。“种下一个多月后,眼看着别人家的菌棒上一茬一茬地出菇,我们买进的菌棒就是不发菌。”面对不发菌的香菇菌棒,这5户菇农悲痛不已。
是什么原因造成香菇菌棒不发菌?这几位有着丰富种菇经验的菇农认为,问题很可能出在菌棒上。为此,他们找到销售菌棒的果蔬专业合作社老板潘某,要求其赔偿。潘某不认同菇农的说法,也不同意赔偿。他认为,香菇生长对环境、温度、湿度和原辅材料均有严格要求,且无直接证据证明不发菌是由菌棒造成的。无奈之下,这几位菇农拨打12315投诉。
接到投诉后,松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走访了菇农和果蔬专业合作社。深入调查后,工作人员发现这批香菇菌棒是该果蔬专业合作社自行采购原木碾压成粉末后装袋制成的。“从外面购买的原木往往掺杂着其他树种,很可能会影响菌棒的质量。”为此,工作人员联系了县食用菌办公室相关专家,分析具体原因,确认菌棒是造成菇农损失的主要原因。
随后,经工作人员组织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由该果蔬专业合作社赔偿菇农价值9万元的菌棒。至此,一起因菌棒导致香菇不发菌的纠纷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