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第十届金华·华东农交会特刊

推进城乡牵手 共享农业盛宴

——第十届金华·华东农交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吴国平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陈小平
  第十届金华·华东农业科技新成果展示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将于10月23-25日在金华市体育中心举办。1999年以来,金华市已连续举办了十届金华·华东农交会。本届农交会筹备情况如何?较之以往有哪些新意?有哪些特别值得关注的内容?农交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金华市农业局局长吴国平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问:本届农交会开幕在即,首先请介绍下大会概况。
  答:本届农交会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目前,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本届农交会将分为展示、展销、特色小吃三个展区:展示区面积2100平方米,参展科研院校将超过80家;展销区面积8000平方米,共设展位360个,参展企业360家以上;组织特色小吃30家以上;网上农交会参展企业800多家。
  本届农交会,我们的目标是组织和吸引参会人数5万人次以上,达成落实农业招商、农产品购销和农业科技合作项目50个以上,农产品交易额超过2000万元,农产品购销协议额2亿元。
  为更好地展示金华农业发展的良好面貌,提升展览的层次和效果,方便市民参观,本次农交会首次移师金华市体育中心举行。该中心近年来举办过多次大型活动,场馆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全,具有丰富的大型活动组织经验。
  问:本届农交会主要活动有哪些?
  答:本届农交会以“绿色·安全·创新·创业”为主题,主要设计了六项重点活动:一是现代农业成果展示。包括农业科技成果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展、金华“两头乌”产业转型升级展、休闲观光农业展、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展。二是举办网上农交会、跨界(上海)展会。依托金华农业信息网,集中发布参展企业和农产品信息;依托大地久久农产品电商平台,举办网上展会,组织开展农产品网上宣传推介、交易洽谈;依托上海(社区)金华农产品电商服务五方联盟,在上海市区的一些社区设立农交会跨界分会场,以OTO模式推广推介金华特色农产品。三是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金华所辖各县(市、区)各一个展区,另有省内外地市展区、大学生村官展区、台湾地区展区、新疆展区、四川(汶川、理县)展区、境外企业展区。四是交易洽谈。大会将邀请沪、杭等长三角地区部分农批市场、大型超市、餐饮旅游企业老总、采购商和农产品经纪人参加农交会,洽谈合作,看样订货;选择部分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大宗农产品购销项目,在农交会期间举行签约仪式。五是专题活动。展会期间将举办绿色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互联网+”等科技创新专题讲座,开展农业科技咨询;搭建农交会微信公共平台,开展市民最喜爱特色农产品网上评选活动;组织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产品推介等专题活动。六是特色小吃展。组织30家以上有金华地方特色的小吃现场制作、展示展销。
  问:农交会已连续举办十届,本届农交会有哪些新的看点?
  答:十届农交会,届届有精彩,也给本届农交会的创意、创新带来了巨大挑战。本届农交会,我们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希望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休闲观光农业展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休闲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本届农交会充分迎合这种需求,集中展示了全市一批建设得比较有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点,为广大市民亲近自然、休闲观光提供去处,进一步拉近农业和广大市民之间的距离。二是展会的智能化、信息化。除了前面讲到的网上展示,本届农交会把“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嵌入办会全过程,在展前、展中、展后的各个环节设置在线网络互动,在展会现场,市民只需随身携带智能手机,登录场馆内的免费WIFI,就能和我们一同畅享这场“互联网+”的农业科技盛宴。三是传统饮食文化展示。金华是历史文化之邦,以婺剧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和以金华火腿、酥饼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传统饮食文化与农业产业紧密相关,这次农交会我们设立了专门版块,组织各县(市、区)特色小吃现场参加展示,一共有30多家,都是久负盛名的传统地方小吃,不仅仅是为了给前来参观的市民提供“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为了弘扬地方传统饮食文化,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传承好,让广大市民通过品尝这些饱含“乡愁记忆”的传统食品,更多地关注金华农业发展,关注我们身边的农业文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