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我省各地按照有关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围绕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行动。
余姚:专项整治见实效
余姚市创新举措,强化联动作用,运用举办培训班、在镇政府、行政村、农贸市场、交通要道、养殖小区等重点区域悬挂标语横幅、签订法律责任告知承诺书、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高压态势,有效构建起“大安全”监管机制。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215人次,排查安全隐患69起,受理举报投诉35起,查扣问题肉品1800公斤,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永嘉:抓好定点屠宰管理
永嘉县在加强联合执法、确保生猪屠宰秩序的同时,强源固本,进一步加强对生猪定点屠宰厂(点)的监管力度。该县农业部门与定点屠宰企业、生猪调运户全部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人;严格执行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实施生猪屠宰全程监控;强化“瘦肉精”抽检监管,生猪宰前“瘦肉精”检测比率达到12.5%。
金东:结合整治行动,关闭不合格屠宰场
金东区农林局联合区市场监管、公安、环保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区10家屠宰场的证照、无害化处理程序及台账、污水排放、生产程序、检疫票据、耳标、场内卫生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污水排放不合格、管理不到位的两家屠宰场点,请示当地政府予以关停,并有序妥善安排好所有屠商;对证照不齐、台账不规范,卫生状况较差的3家屠宰场点,通知立即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
杭州:联合检查推进家禽“杀白”上市
杭州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家禽定点屠宰、“杀白”上市联合检查行动。此次行动主要针对家禽产品加工企业、宾馆饭店和集体伙食单位等,重点检查其使用的家禽产品采购渠道、品质查验、索证索票及台账记录等情况。
本次检查11家单位大都能正确认识家禽“杀白”上市工作,主体责任和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较强,落实了专人负责查证验物,并做好相关记录。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对“杀白”家禽需持“一证两标”和净膛的规定认识模糊;二是索证索票落实不够,部分禽产品有分销凭证和企业标识,但无检疫标志;三是“杀白”家禽来源合法性审查不严,存在禽产品来自非定点屠宰企业情况;四是台账记录不全。联合检查组及时将存在的上述问题反馈给了企业负责人、餐饮管理责任人及禽产品验收员等,并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