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日前,农业部发布第2296号公告,由宁波市农科院与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申请的水稻新品种“甬优1540”通过国家审定。这是近5年来宁波市第8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也是甬优水稻家族中第一个应用范围包括浙江、上海、江苏、湖北等四个省份的广适型品种。
“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达30个
今年6月,省农业厅公布了全省新审定的水稻、玉米、棉花等新品种,其中包括宁波市种子公司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宁84”、单季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140”和“甬优7850”,连作偏粳型籼粳杂交稻“甬优4350”和“甬优4550”等5个水稻品种。至此,宁波市水稻育种团队自主选育的“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品种达到30个。
这些新品种田间性状普遍表现优良,生长整齐一致,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较好,后期青秆黄熟,米质优,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刚通过国审的“甬优1540”已于2014年3月通过浙江省审定,今年除了在省内推广外,还在上海、江苏、湖北、广西、江西等地设立多个展示点,种植表现普遍优异。“甬优1540”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51.0天,比对照“常优1号”短1.2天,株高适中,株型紧凑,生育期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米质优。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3.7千克,比“常优1号”增产13.3%。
今年,甬优系列水稻新品种在各地种植长势表现良好,受到农民的欢迎。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会加大推广力度,让甬优系列杂交水稻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甬优”占据浙江杂交水稻半壁江山
近年来,杂交稻甬优系列品种在我省声誉鹊起,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省约600万亩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中,有一半是甬优系列,部分县(市)区种植面积占比超八成。不仅如此,“甬优”系列还走向江苏、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省。据各地种子管理部门统计,去年省内外共推广甬优系列杂交水稻面积401.1万亩,其中省内种植面积301万亩,今年甬优系列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突破600万亩。“立足自主创新,团队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上取得新突破。”宁波市种子公司甬优杂交水稻育种创新团队负责人说。去年,公司有4个不育系通过省级鉴定,其中“甬粳49A”、“甬粳43A”、“甬粳45A”通过浙江省鉴定,“甬粳70A”通过安徽省鉴定。这些不育系的育成,较好地解决了现有粳型不育系所配杂交粳稻及籼粳杂交稻组合分蘖力较弱、丰产性和米质较差、熟期长等问题,有助于高产、优质、早熟、多抗的优良杂交粳稻及籼粳杂交稻组合的选配,为选配适宜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种植的粳型杂交中稻和籼粳杂交中稻强优势组合提供遗传工具。
在超高产栽培示范推广层面,公司团队在浙江、江苏开展单季百亩方平均亩产超1000公斤技术攻关,重点攻克太湖流域稻区、江淮稻区、江汉平原稻区籼粳杂交稻单季亩产超800公斤及华南稻区早稻亩产超800公斤、双季晚稻籼粳杂交稻示范平均亩产超700公斤技术难题。
迈向育繁推一体化
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是国资独资种子企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具有浙江省范围内的种子经营资质。去年10月,宁波市种子公司入选浙江省首批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业培育企业。
2012年,该公司成立了杂交水稻核心科研经营团队,组建了科研育种机构——宁波市籼粳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公司除已育成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组合30个外,还选育了粳型不育系21个,品种类型涵盖杂交粳稻、杂交糯稻、籼粳杂交水稻3大类,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6个,选育的“甬优6号”、“甬优12”、“甬优15”相继被农业部认定为籼粳杂交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甬优1号”、“甬优3号”、“甬优6号”、“甬优8号”、“甬优9号”、“甬优12”、“甬优15”、“甬优538”先后被列为浙江省主导品种。
今年,宁波市种子公司已建立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4万亩,种子生产量有望达500万公斤。到2020年,公司将力争建立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8万—10万亩,年产杂交稻种子1000万—1200万公斤,种植面积1000万—12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