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受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影响,整个蚕桑产业遭遇了寒流。然而,淳安县近几年来凭借蚕茧质量和品牌效应,实现价格基本稳定,极大地保护了蚕农的种桑养蚕积极性。2014年,全县桑园总面积9.96万亩,发放蚕种9.83万张、生产蚕茧4195吨;蚕桑产业总产值21083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8%;养蚕户户均蚕桑收入近1.5万元,成全县1.44万户蚕农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全县建有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3个、市级都市农业蚕桑示范园区9个、蚕桑科技示范基地2个,年繁育桑苗能力500万株,年产一代杂交种能力达20余万张,为浙江省四大蚕茧重点产区之一。此外,淳安也是杭州市实施“丝绸之府、女装之都”发展战略的优质原料茧和桑蚕丝生产基地,年产量占杭州市总量的60%以上,占全省的10%以上,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连续15年名列全省首位,千岛湖牌桑蚕茧、白厂丝及千岛湖牌茧丝商标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
2014年,在茧丝绸行情低迷的大形势下,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为了保护蚕农积极性,定价基本在2000元/担以上,全年平均茧价2130元/担,保证了蚕茧收购市场稳定有序,保障了“千岛湖”牌茧丝的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
机制创新做大一个产业
1994年“蚕茧大战”,淳安县蚕桑业遭受了重大损失。1996年,淳安县痛下决心对蚕茧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贸工农一体化的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1998年,淳安创建“公司+农户”的蚕茧生产经营利益协作机制;2001年起又推出了“合同蚕业”的市场风险机制,公司与全县2.75万户农户签订蚕茧产销合同,实行“价高随行就市,价低补偿保护”,利用茧价经济杠杆,引导蚕农使用优新技术,提高蚕茧产量质量。
作为行业龙头,过去几年来,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一直坚持反哺农业,为蚕农贴补桑苗款、大环境消毒用品及做好桑树病虫的联防联治等;与县内缫丝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贸工合作关系,60-70%干茧以吨丝茧本让利2万元的茧价供应给他们;创新蚕茧销售机制,高品质蚕茧实行公开竞价对外销售,从高品位茧丝市场搏取效益,有效化解了市场风险。
品牌打造稳定产业规模
自2007年以来,无论茧丝市场行情如何,淳安“千岛湖”牌干茧价格比其他地方高,销路畅通,十分抢手,关键在于以质取胜,茧质综合指标已连续10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淳安的“千岛湖”牌桑蚕茧商标是浙江省第一个获国家蚕茧品牌商标注册的县(市)。2003年,《千岛湖牌桑蚕鲜茧》地方标准由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实施,使淳安县成为浙江省第一个制定发布品牌蚕茧生产地方技术标准的县(市)。有了品牌茧生产标准的支撑,加上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对蚕农科技、质量意识的引导,使得占淳安桑园总面积80%以上的品种桑发挥效益,为优质蚕茧生产提供丰厚的原料。
淳安蚕茧有这样好的质量,来源于他们在抓品牌质量管理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一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优茧高价、劣茧低价”的收购政策,引导蚕农提高质量意识。二是持续加大蚕茧生产收烘设施投入,满足蚕茧生产收烘的需求。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于2005年投资近500万元建立了2000平米的自动化蚕种催青中心,共计投资1000余万元在园区桑园基本安装上太阳能杀虫灯、建立蚕沙统一处理池和桑树病虫害统防统治设备;投资近600万元建立了4400余平米的干茧仓储中心。于2007年投资1100余万元建立了9800平米的全省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茧站——汾口中心茧站,之后共投资了近2000万元建立了共计近万平米的方宅、唐村、临岐等茧站;共引进建立了12台自动烘茧机,建立了蚕茧收购管理信息系统,保障了蚕茧收烘质量。三是抓好方格蔟六连片翻转蔟推广和方格蔟以旧换新工作。近年来,该县共推广方格蔟六连片翻转蔟1.2万余只,可同时供6000余张蚕种上蔟;为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同时减轻蚕农投入,公司在威坪、梓桐等地积极开展方格蔟“以旧换新”工作。蚕农把破旧不能使用的方格蔟拿到茧站,茧站将新方格蔟以0.6元/片的价格置换给蚕农。今年春蚕期两地共换新方格蔟25万片。四是在每期蚕上蔟期间,全体技术人员到村入户指导技术,及时纠正错误做法。
经过长期的引导,淳安的蚕农现在养成了良好的品牌质量意识:他们不采毛脚茧、嫩蛹茧;售茧一定会用专用的大竹筐,而不会用布袋、塑料袋等;不售统茧,会主动做到边采茧边选茧,把最迟上蔟的那部分茧或次下茧主动分开,分类投售给茧站。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
一是推广“十天养蚕法”,即集中规模化、专业化地将蚕从补催青饲养至4龄前期或中期,养蚕户领回家再饲养10天左右,即可上蔟结茧。“十天养蚕法”示范点平均张产45.4公斤,比全县平均提高2.8公斤;担茧均价达2157元,比全县平均茧价高近30元,蚕农实现节本增收共计738万元,户均568元。
二是推行政策性蚕桑保险。2013年起,该县尝试政策性蚕桑保险,全县蚕农不用自己掏钱即可享受保险。春蚕、晚中秋蚕最高赔付800元/张;夏蚕、早中秋蚕最高赔付600元/张。据统计,2013-2014两年共有10133户蚕农报案,损失蚕种20975.5张,为蚕农减损754万元。
三是尝试新型养蚕模式,力促产业一路企稳。首先是探索农场化养蚕模式。在汾口镇宋祁村建立“千岛湖现代蚕业示范农场”,配有现代化的小蚕专用蚕室、专用贮桑室、调桑室、消毒池、蚕沙处理池等先进基础设施设备。2014年对部分蚕室进行翻新重建,修建了8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蚕室,建立国内最为现代化的全自动温控小蚕专用蚕室160余平方米,此外还新建了养大蚕的钢管大棚、蚕沙处理池、沼气处理池等养蚕配套设施。其次是尝试连续化养蚕模式。今年,公司在姜家、汾口等蚕桑重点乡镇开展的春蚕“二春”饲养试点工作,共饲养二春蚕300张。春蚕分两批饲养,有效解决养蚕用工、蚕室紧张等矛盾,也能充分利用春季桑园余叶,提高亩桑产值。
蚕桑产业是淳安县农业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淳安县十分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在威坪唐村、浪川洪家等地建立科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引进推广农桑系列、果桑、雄蚕等优良蚕桑新品种,促进桑、蚕品种的不断更新,不断增强蚕桑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强桑园道路、排水渠、喷滴灌等基础设施和小蚕共育中心、蚕茧收烘中心等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方格蔟营茧、大棚养蚕、小蚕十天养蚕法、农场式工厂化养蚕、桑园统防统治、蚕病综合防治等省工节本和标准化蚕桑生产技术,全面提高蚕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层次。继续利用废弃桑枝条种植黑木耳,开发桑叶茶、桑叶面、桑果汁等新产品,推行桑园养禽、桑园套种蔬菜等生态立体种养模式,加强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建设集中连片的优质蚕桑基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确保蚕业生产安全。结合蚕桑保护区、丝绸文化博物馆、千岛秀丝绸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打响淳安“千岛湖”蚕茧区域品牌,推动“千岛湖”蚕茧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深入挖掘蚕桑文化,发展桑果采摘体验游、茧丝绸工业游和农家乐、民宿民居,促进蚕桑产业的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
杭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