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3版:浙江种植业

高山番茄,怎样做好避雨嫁接栽培

  近年来,我省婺城、临安、龙泉等地示范推广番茄高山避雨嫁接栽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青枯病”危害重、难防治的障碍,改变了番茄不能重茬连作的局面。其中的番茄集约化育苗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省力、节约种子和农药、秧苗健壮等优点,能够促进蔬菜提早成熟增加产量和效益,为发展番茄生产,增加山区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番茄高山避雨嫁接栽培有三大突出优势,一是降低自然灾害风险。通过搭建高山避雨大棚,能较好地解决雨水多病害重易裂果等问题,减轻自然灾害风险。二是实现增产增效。利用7月中旬~10月中旬的平原地区番茄生产空档期,依靠高海拔地区番茄错季供应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通过高山避雨嫁接番茄栽培技术,番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增收显著。据龙泉龙南示范点介绍,露天栽培番茄亩产量2500公斤,采收期50天左右;避雨栽培亩产量可达5000-7500公斤,采收期100天,产值1.5万~2万元,且产品质量好,产量倍增产值翻番。三是延长采收期。采用嫁接避雨栽培,植株长势强,能大大减轻病害的发生,且提早上市,后期保温,采收期延长。
  番茄高山避雨嫁接栽培主要技术措施有四点:
  1.优选品种。选用抗病、抗逆性强,耐高温伏旱,连续结果能力强,优质、高产、耐储运、不易裂果、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宜的中大果品种有“百利”、“钱塘旭日”、“杭杂502”等。
  2.集约化育苗。选用32孔或50孔的穴盘育苗,采用进口育苗基质于3月中下旬播种,苗龄30-50天。
  3.嫁接换根。选用根系发达、高抗青枯病和根腐病的番茄品种做砧木。将接穗和砧木播种,砧木比接穗提前7天直播在穴盘或营养钵中,接穗采用平盘稀播。采用针接法或套管法,苗子接好后摆放在密闭的塑料棚中控温保湿,温度控制在25~28℃,光强时应适当遮光,5~6天伤口愈合后嫁按苗按常规管理。
  4.定植管理。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吨,沟施,另每亩施钙镁磷肥50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硼肥2公斤,均匀撒施后作畦。按70×80厘米格双行定植,番茄嫁接口离地1.2厘米以上,浇定根肥水,种植后10-15天用200倍波尔多液灌根。搭“人”字型架,顶上用横杠连接绑紧,增强抗风倒伏能力。
  样本:龙泉从2010年开始采用高山避雨嫁接番茄栽培技术, 示范点由龙泉市龙南乡天野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实施地点为龙南乡岭后村,核心示范基地面积200亩。基地位于该市蔬菜主导产业区,以种植高山番茄和四季豆、甜玉米为主。近年来,基地以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为目标,以省级现代农业综合项目为契机,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有避雨钢架避雨大棚100余亩,同时配备微蓄微灌,物理杀虫等基础设施,在岭后村建有500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和办公场所,基地基础设施完善。引进番茄、四季豆、茄子、甜玉米等优良品种10多个,并积极探索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等为代表的蔬菜节工省本增效新技术。 胡美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