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我用农机为这么多的老百姓服务,减轻他们的劳力,我自己也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心里感到非常舒服,很值也很享受。”余姚市伯林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章伯林的一席话,道出了这位农机人的为农情怀。
章伯林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正是毛豆、玉米、高粱等旱粮作物收获的季节,在余姚泗门、小曹娥等地,他的服务团队,早出晚归为种植户提供收割、脱粒等服务,上半年服务农户700多户,受到了当地农民朋友的欢迎。
今年48岁的章伯林是余姚市小曹娥镇人和村的一位农民。1999年,做毛豆购销生意的章他看到当地农民在收获毛豆时人工脱粒很费工夫,就萌发了利用机器代替人工脱粒的念头。章伯林说:“当时我到别的地方上门收购毛豆,看见老百姓靠架子敲、地里翻脱粒毛豆,非常麻烦。我心里想:有没有一种机器可以代替劳力?所以我到东北买来了一台小小的机器,开始为老百姓服务。”
农机脱粒毛豆、玉米、高粱等不仅省工、干净,而且还能减少收获中不必要的浪费。如人工脱粒500公斤的毛豆,一对劳动力需要用3天的时间,而农机操作只需1个小时就能完成。所以章伯林提供的脱粒服务很受远近农民朋友的欢迎。小曹娥镇人和村村民周福川说:“我一年当中玉米、毛豆还有高粱经常要脱粒的,阿林态度非常好,服务也周到。”
2006年,章伯林与邻居沈雪万一起组建了一个农机服务队,两人先后投入20多万元资金,购买了毛豆播种机、毛豆脱粒机、玉米脱粒机和秸秆粉碎机等,每年从4月份开始到12月底,为小曹娥、泗门、临山等附近乡镇和慈溪、绍兴、宁波等地的农民开展服务。
章伯林说,2013年,他又和村里的7户农机专业户联合,成立了余姚市伯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各种农机具13台(套),社员们依靠这些新型农机,常年为附近的农民开展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