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投降后,在各方激烈博弈之下,按照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商定的结果,盟军总司令部设在东京,中、美、英、苏被称为“四强”的国家开始准备分别派出武装部队进驻日本。中国代表团当时已乘坐轰炸机抵达日本商讨驻军事宜,但驻军计划最终因内外交困而流产。
美国商请中国派兵进驻日本
日本《外交史辞典》记载,1945年8月,美国出台分割占领日本方案。为了让一部分饱经战争的美军尽早返回祖国,方案提出中国、苏联、英国军队进驻日本,占驻日盟军总数的一半以上。
先后任中国驻日占领军(第六十七师)参谋、中国驻日代表团军事组上校参谋的廖季威在《回忆中国派遣驻日占领军的经过片断》中提到,1945年9至10月间,美国驻华大使馆转来一份美国政府致中国政府的公文,“商请中国政府派出一个由5万人编成的军,协助盟军占领日本事宜”。而且点名要孙立人的第一军。当时新一军还驻防在广州,运输也较方便。但蒋介石不同意,因为新一军是当时强有力的作战部队,早已决定派遣到中国东北。蒋介石只答应派遣一个混成旅编制的5000人支队。但美国不同意,提出至少要派一个师。蒋介石反复研究,才决定派出一个1.5万人编制的占领师前往日本。该师隶属于美国第八军指挥,计划驻防日本的爱知、三重、静冈等三个县。师司令部设在爱知县的首府名古屋市。
占领师受严格整训
1946年3月20日,《大公报》刊发消息:“我将参加占领日本。已指定一实力充足之师担任,现做初步筹备,并与麦帅商洽。”这应该是中国媒体首次披露中国将派军占领日本的消息。
准备前往日本的中国占领军是陆军第六十七师,由派遣至河内受降的荣誉第一师和荣誉第二师合编而成。为了为国争光,第六十七师进行了严格整训,淘汰老、弱、矮、丑的官兵,并从其他部队中选调五官端正、身高1.70米以上、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兵员进行补充。整训待命期间,部队特别进行了军容仪表和国际交往礼节的科目训练,连以上军官甚至还进行吃西餐和跳交谊舞方面的训练。
中国代表团享受战胜国待遇
为了先与驻日美军总部和美国第八军联系,同时侦查中国军队的驻防区及部队营房,1946年5月27日,第六十七师师长戴坚、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朱世明中将率领其他13名团员从上海的江湾机场出发,乘坐中国空军第八大队派出的轰炸机前往日本。
那一天,有人曾在候机室问朱世明将军:为什么不乘客机而乘坐轰炸机呢?朱将军的回答掷地有声:“我们是以战胜国的姿态前去的,必须武装进出日本,才能展示战胜国的威武。轰炸机除了不携带炸弹外,机上的机关炮是原封不动的,就表示我们是武装进出。今后中国代表团的联络运输,都由中国空军第八大队担任。”
当这架轰炸机徐徐降落在距离日本横滨市大约40公里的厚木机场后,美国第八军派遣十余名宪兵来护送,中国占领军人员前往横滨市第八军招待所。据当时跟踪报道驻日军事代表团的《东南日报》记者赵浩生回忆,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其驻日军事代表团工作人员在日本享有各种特权。在神户,工作人员下榻的神户大厦是专门用来接待占领国人员的。从神户到东京的火车也有占领国人员的专用车厢。到了东京,住进“外人记者俱乐部”,更是进入了特权阶层。这些待遇都是日本平民乃至大部分官员所无法享受的。
1946年6月4日,戴坚师长由朱世明中将引领,在东京见到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元帅,并由麦帅夫妇招待了一顿午餐。戴坚师长以中国目前外汇困难为由,向麦帅提出由盟军总部支付中国占领军费用,麦帅回答可以考虑。同时,戴坚师长还要求解决汽车问题,争取把六十七师完全改编为机械化师。
内外交困导致驻军计划流产
1946年6月6日,戴坚同朱世明乘坐原来的轰炸机回国。7月初,六十七师整师到达了上海。其它代表团成员则仍然留在日本,与盟军总部协商相关事宜。最后,盟军总部传达了华盛顿远东委员会制定的相关文件、盟军总部据此制定的有关驻日占领军的主要法规:一是保证美军对日本的专控权,二是各国占领军所需费用、物资都由本国负担。
这些内容让中国代表团成员大吃一惊。美军的吃穿用,都由美国运来,他们经济实力雄厚、船只充足。而中国方面根本无法做到,又无权在驻防区征用任何需要的物资。其实,当时在德国等战败国,战胜国征用当地物资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至于中国占领军的军费,盟军总部研究决定,可以代为垫付,将来由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结算。对于中国军队需要的各种汽车补充,盟军总部可以调拨剩余物质,原则上也是作价调拨,也要记账。而正在此时,中国国共之间又爆发了战争,蒋介石要把全部军队投入到内战中,不想耗钱耗力把军队派往日本。因此,派军占领日本的事情就此搁浅。
(摘自《环球时报》蒋丰/文201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