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近日召开的宁波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会提出,要坚持以产业市场化、主体法人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五化”为引领,走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力争到2020年,全市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今年1月,宁波市被农业部认定为整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评价办法,到今年底,宁波市综合得分有望达到75分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据宁波市农业局局长李强介绍,宁波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都市农业圈、现代农业先导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为载体,以强化基础设施和清洁化、机械化、信息化为主要任务,着力健全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科技支撑和要素保障“四大体系”,重点在六个方面发力: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全面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二是狠抓粮食生产,全面优化农业主导产业布局;三是狠抓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态安全水平;四是狠抓农业信息化,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五是狠抓主体培育,全面提升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六是狠抓规划编制,全面提升示范区规划水平。
今年宁波市将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万亩、高标准农田1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30个,全市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7%以上,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面达到80%以上,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