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裘云峰 通讯员 戴笑
本报讯 “多亏有了保险,我刚对4头死牛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便拿到了2.4万元赔偿金,损失小了不少。”8月24日,台州市椒江区奶牛养殖户陶小明在电话里对记者说。陶小明口中的保险,就是椒江区前不久实现全覆盖的政策性养殖业保险。
今年7月初,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椒江支公司将一份涵盖全区256户生猪养殖户、34户奶牛养殖户的共同承保单送到椒江区农林局,至此,该区政策性养殖业(不含鸡、鸭、兔、羊等)保险对象覆盖区内所有生猪、能繁母猪、奶牛的养殖户,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全覆盖。“之前从来没想过给奶牛上保险,主要是感觉保费太贵,不划算。”陶小明告诉记者,现在保费由政府出,还有什么理由不投保。
根据浙江省《关于加快推进生猪保险和无害化处理联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省内已建成无害化处理厂的县(市、区)必须建立生猪保险和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保险对象覆盖至所有生猪养殖户,85%的保费由各级财政支付,农户只需负担15%。椒江区根据本地实际,将保险对象扩大至区内所有生猪、能繁母猪、奶牛养殖户,并对由养殖户负担的保费分别追加10%和15%的补贴,即:生猪与能繁母猪的保费,养殖户只需自付5%,奶牛的保费由财政全额承担,农户不用出一分钱。
新政策给力,养殖户投保积极性高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椒江支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椒江区生猪保险投保户是去年的17倍,投保数量达10.9万头,是去年的6倍;奶牛保险投保户数是去年的34倍,投保数量达1165头,实现台州市奶牛保险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