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浙江畜牧兽医

今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收官”

至今,我省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7月以来,我省统一部署开展夏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通过精心组织,层层发动,开展“免疫周”补免行动、统一消毒灭源行动、排查防疫隐患行动和加固流通防疫监管行动等专项行动,确保了夏季疫病高发期和台风洪涝灾害天气期间全省疫情态势平稳。
  行动开始后,各地按照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原则,组织村级防疫员走村入户,踏栏排查,对超过免疫保护期、新补栏和漏免的畜禽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强制免疫,对未免疫或新补栏的羊,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各级疫苗调拨中心全力运转,确保疫苗及时供应,质量保证。夏防期间,全省共免疫牲畜口蹄疫259.67万头,免疫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2252.3万羽,免疫猪瘟190.54万头,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49.1万头,免疫羊小反刍兽疫10.52万头;全省累计使用发放消毒药31.2吨,对养殖场、畜禽交易市场、屠宰厂等重点场所加强消毒。同时,各地全力推进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如温州市召开《市区死亡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机制建设实施意见》专题讨论会,加快推进无害化处理工作;宁波对无害化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开展督查,确保无害化处理体系正常规范运行。各地对防疫条件不合格和免疫监测“零场点”、不合格场点开展重点督查,全力消除防疫隐患。如丽水市开展综合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大检查,累计检查规模场726个,对未达到动物防疫条件要求的43个场进行了责令限期整改;宁波市继续开展“测场定免”,为规模场量身定制免疫方案;杭州市富阳区把监测结果作为产地检疫和日常防疫监管的依据,逐步建立养殖场“黑名单”制度,强化主体防疫意识;建德市畜牧兽医局组织开展“联村联场”行动,分组巡查辖区养殖户,排查可能存在的盲点死角。
  夏防期间正值台风洪涝灾害频发季节,全省各级防指办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备足疫苗、消毒药品器械、防护用具等应急物资,开展生产安全检查,确保不发生灾后疫情。各市、县(市、区)防疫部门对辖区内开展防控行动进行专项督查和防暑降温、消毒灭源技术指导。夏防期间,全省共对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散养户、活禽交易市场、屠宰场等场所的1463个场点进行了采样监测,检测各类样品3.9万份。今年至今,我省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