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要求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块,环境空气应符合GB 3095-2012 规定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2005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1995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远离禽畜场、垃圾场等污染源。
生产基地宜选择通风良好、水源清洁、排灌方便的区域。生产区布局合理,应与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严格分开,制段加工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应各自独立、方便操作。
培养室宜选择洁净、通风、控温、遮光的场所。出芝场地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清洁方便的栽培场地;基地应置放垃圾、农用投入品包装等废弃物收集桶;采用荫棚、钢架大棚,大棚编号,构建中药材生产信息体系,生产全过程推行“二维码”追溯管理。培养室和出芝场地使用前应认真清理,严格消毒和杀虫。灵芝初加工的厂址、环境卫生和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及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应符合GB 14881中的相关规定。
菌种要求
品种选用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赤芝,经过品种审定或鉴定确认。根据用途选用多孢型或少孢型,并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扩繁用种源应来自具有资质的菌种场。菌种生产过程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培养基原料质量要求应符合NY 5099的规定。
栽培要求
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制段接种,4—5月份排场,6月份出芝,采收子实体的灵芝在8—9月份采收;采收子实体及孢子粉的灵芝在7—8月套筒,10月份采收。
接种
将段木装入长度60—80厘米、筒径扁宽30—35厘米、厚度为0.06—0.08毫米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筒袋中,每袋视段木粗细可装1—5根,小心装袋,防破损,袋子两头用绳子扎好。
采用常压灭菌,使袋内温度快速上升到98℃—100℃后连续保温16小时以上。经灭菌后趁热从灭菌灶中搬出,发现袋子破损的立即用胶布封住。
接种前接种室或接种棚用食用菌专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消毒。
当灭菌后的段木温度冷却至30℃以下,按接种规范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两头接种,菌种铺满两头截面,扎紧袋口。
将接种后的菌段搬入培养室中,在15℃—28℃温度下叠层培养90—110天。培养期间适时通风,空气湿度宜控制在60%—80%。当菌段表面出现浅黄色的菌皮、有小原基形成、菌段轻压有弹性、菌丝体紧密粘结时可排场。
排场
依栽培场地搭建单体棚或钢架连栋大棚,单体棚高2.5—2.8米,棚顶覆盖遮阳网等遮阳材料,棚架四周用遮光材料围严。棚架下做畦,畦上泥土预先深翻打细发白,畦面撒石灰粉消毒。畦宽1.4—2.2米,畦高25厘米,畦沟宽40—50厘米。
在4月至5月选择晴天下地排放。菌段排放在畦上,根据畦宽每畦横排3—5段。通风5—6天后再脱去菌袋,依次排放在畦上,菌段间距5—10厘米,行距20—25厘米,在菌段间填满泥土,并覆盖菌段不外露,覆土厚度1—2厘米。覆土后应对畦面喷一次重水,使土壤湿润并与菌段接触紧密,喷水后菌段表面泥土被水冲刷而外露的应及时补上覆土。每畦插上弧形毛竹片,构成拱形架,架中间离畦面50—60厘米,架上盖塑料薄膜,将整个畦罩住。每亩菌段排放量约为20立方米。
出芝
菌蕾形成至开片时,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95%;子实体开片基本完成,菌盖边缘稍有黄色时,空气湿度宜保持在85%—90%;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弹射期,空气湿度宜保持在80%—85%。
在原基形成和幼芝生长期,土表干燥发白的地方应适当喷水,但畦内泥土不应过湿,喷水应细缓。在采收灵芝子实体或套筒收集孢子粉前7天停止喷水。
用遮阳、喷水、掀盖膜等方法控制出芝场的温度,最适温度为20℃—30℃。
在灵芝原基还未形成时,可用通风来调节棚内的温湿度;灵芝原基形成到幼芝生长期,应利用棚两端薄膜掀开方式通风;子实体开伞后卷起拱形棚两侧薄膜,加大通风量。
根据气温和日照情况,在盛夏高温强日照下增加遮阳,使棚内光照强度保持在七分阴三分阳,保持光照均匀。
同一菌段形成的过多原基,用锋利小刀从基部割去,每根菌段保留1—2朵。疏芝原则为去弱留强,去密留疏。
防病治虫
灵芝常见杂菌有木霉、黄曲霉、镰孢霉、粘菌等,常见害虫有灵芝谷蛾、灵芝膜喙扁蝽、黑翅土白蚁等。
保持环境清洁,按照本标准规定进行生产,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杂菌、虫害迹象,采取措施,把杂菌、虫害控制在初始阶段。
出芝场地安装防虫网、纱门等隔离措施,防止外部杂菌、虫源的进入,并吊挂粘虫板、杀虫灯诱杀。
使用生物农药、天敌等防治杂菌及害虫。
农药使用按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 1276的规定执行。选用已登记的农药或经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试验后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不应使用除草剂及高毒、高残留农药。
采后要求
灵芝采收后及时清理栽培场;地面灌水,增加遮阳度,保湿降温。
越冬时除做好清场外,应撤去覆膜和遮阳网,对外露的菌段用泥土覆盖保护,厚度2厘米以上,四周挖深排水沟。
应保存完整、真实的产地环境质量资料,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投入物品的品种、来源、数量、购买时间与地点、用法、使用时间,种植管理操作的时间、方法,收获与产地初加工的时间、方法、操作人员,产品销售等。 萧何
大棚灵芝。李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