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90年代,龙泉灵芝就声名鹊起。1996年,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授予龙泉市“中华灵芝第一乡”称号,2010年、2011年龙泉灵芝、龙泉灵芝孢子粉实施国家原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今年8月9日-12日,首届中国灵芝大会在浙江省龙泉市召开。龙泉市被国际药用菌学会授予“中国灵芝核心产区”称号。灵芝成为继青瓷、宝剑、食用菌之后,龙泉的又一特色优势产业。
□本报记者 俞霙 通讯员 张美娟《白蛇传》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故事中,白娘子为救许仙,只身前往昆仑山盗仙草,这仙草就是灵芝。如今,神话中可救人性命的“神物”不再遥不可及,它在我省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龙泉市正“遍地开花”。
产业提速发展
8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阳山之麓的龙泉市兰巨乡大巨村,这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天和农业集团的有机灵芝基地就坐落在这里。
走近灵芝基地,记者发现,整个基地都被黑色遮阳网覆盖住,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灵芝香味。灵芝大棚里,一排排朵型完整的灵芝像田地里撑开的一把把小伞,长势喜人。
据天和农业集团董事长吴子敬介绍,基地从灵芝栽培到加工生产,拥有一整套严格的技术规范。培育灵芝的段木选用的是15—20年生的青冈栎段木,灵芝栽培过程中不加任何肥料和农药,从原料到产品都纯正有机。“这里的每一朵灵芝都有可追溯的身份证,消费者登录网站就可以查看灵芝生产全过程。”
像这样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只是龙泉灵芝产业的一个缩影,龙泉市农业局局长郑玉贤表示,目前,全市灵芝规模化基地面积已占总量的90%以上。
2014年,我省发布省级地方标准《龙泉灵芝生产技术规程》,为灵芝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依据。“去年,龙泉灵芝一产产值已达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6%。”郑玉贤表示,灵芝已成为龙泉农村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龙泉市段木灵芝年产量达6万立方米,年产干芝2500吨,产孢子粉1200吨,占全国段木灵芝生产量的60%以上。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秘书长刘自强表示,正是看好龙泉灵芝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首届中国灵芝大会选择在龙泉召开。
龙泉市副市长何登新说,下一步,龙泉将围绕“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做精文化”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灵芝优质原料供应中心、灵芝技术研发中心、灵芝加工销售中心以及灵芝养生文化中心等四大中心。力争到2017年,将龙泉市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灵芝核心产区,实现一、二、三产产值10亿元,使灵芝产业成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
合作实现共赢
龙泉灵芝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这几天,龙泉市龙明宝灵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先明的电话不停地响起,吴先明说:“去年冬天栽培的灵芝到9月就可以采收了,一些客商提早打电话给我,想要来收购。”
现在,龙泉已有不少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合作,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天和农业集团就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公司向农户统一提供原材料,并且先行垫付栽培所需资金费用,待灵芝采摘后实行比市场价高10%的保护价回购,还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吴子敬说。“碰到技术问题,一个电话,公司就会派人过来指导,而且我们也不用担心自己种的灵芝卖不出去,这样的模式对我们农户来说当然是件好事。”龙泉市龙南乡大庄村村民余良妹栽培灵芝10多年,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据了解,目前龙泉市有1.3万多人从事灵芝生产、加工和销售,龙泉先后培育出6家规模农业龙头企业,灵芝精深加工产品产值达1亿多元,灵芝产业已成为拓宽农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龙泉市将借力首届中国灵芝大会效应,全面提升龙泉灵芝产业知名度,充分挖掘中华灵芝文化历史底蕴,将龙泉灵芝与龙泉山水、龙泉青瓷完美结合,传递“万代不老草,千年龙泉瓷,百岁寿星丸”的营销理念。同时,立足龙泉地理气候优势,做好“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及龙泉山旅游开发的对接,打造集气养、水养、药养为一体的龙泉灵芝休闲养生文化中心,增加灵芝第三产业的收入。
8月10日上午,天和农业集团灵芝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挑拣灵芝切片。本报记者 俞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