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五水共治”中,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怎样因地制宜,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以鱼养水、以鱼洁水”,重现水乡美景。且看——
“洁水养殖”的绍兴实践
□本报记者 徐碧芳 通讯员 刘伟青
  水乡绍兴河网密布,航道纵横,其中主城区水域面积就占14.7%,居全省第一。丰富的水资源给发展外荡水产养殖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在外荡水产养殖带来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同时,也给水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如何重现“碧波荡漾,人欢鱼跃”的水乡美景?近年来,绍兴市以“五水共治”为契机,通过增殖放流、生态化养殖、拍卖捕捞权等方式,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不同鱼种改善水质的作用,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走上了一条“以鱼养水、以鱼洁水”的“洁水养殖”之路。近日,记者走进绍兴,只见江河湖泊波光粼粼,清秀隽美的水乡气息扑面而来。
清养行动,换来河水清清
  窑湾渔场位于杭甬大运河上,水域面积449亩。以前这里布满围栏(桩)、网箱,近三分之一的水面养殖了河蚌。竹桩、网箱杂乱无章,影响河道美观,随意乱设的渔箔,给过往船只通行造成影响,用于喂养河蚌的畜禽排泄物污染了运河水质。“既要清洁河道,又要实施生态养殖,还要保证航道畅通,我们在窑湾渔场因地制宜开展了清养行动。”绍兴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清理了79.75亩网箱、140.54亩河蚌及围栏,但为防鱼儿外游,实施了围网养殖,禁止投放饲料、化肥和畜禽排泄物等,场里养殖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等常规淡水鱼品种,也能起到洁水效果。”
  如今的窑湾渔场,已变为一片视野宽阔的水域,鱼儿畅游,大吨位的货船不时穿梭而过。
  窑湾渔场只是绍兴实施清养行动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清养行动顺利进行,绍兴市有关部门除了向养殖户发放清养告知书外,还一一走访养殖户,宣讲清养意义、奖补政策,并及时对养殖户的网箱、围栏等养殖设施,按资产评估中介机构评估的价格给予补偿,对未达到商品鱼标准的小鱼,则按市场价格回购用于增殖放流。养殖户也识大体、顾大局,自觉拆除网箱等。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绍兴市已整治了41682.5亩水面,清理了813.69亩网箱。如今,走进绍兴,原先遍布水面的网箱、竹桩等养殖设施已不再随处可见,河道更加畅通了,水质更清了,昔日的水乡风光也重现了。
捕捞权拍卖,让水域有了“主人”
“瓜渚湖可媲美杭州西湖,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绍兴市柯桥区渔政站站长陈国土自豪地说,2011年前的瓜渚湖由于分散养殖,瓜棚、网箱、围栏(桩)、箔桩到处都是,湖面既脏又乱,水质也受到很大影响。
  陈国土告诉记者,2011年清养整治后,瓜渚湖水面由政府统一回租管理,并进行增殖放流,以恢复渔业资源,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瓜渚湖的鱼又多起来了,但由于缺少经营主体,导致偷钓、电鱼、细网捕鱼等非法捕捞时有发生。为改变这一状况,他们考察了昆明滇池、杭州西湖、淳安千岛湖等地的管理模式,于2014年开始拍卖渔业资源捕捞权。
  今年1月21日,柯桥城区6646亩水域渔业资源捕捞权以250万元的价格起拍,经过激烈竞拍,张勇刚和他的合伙人毛永江以275万元的价格拍得5年的捕捞权。
  据介绍,捕捞权获得者可自行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但严禁投喂饲料及其添加剂,并负有保护所拍水域内所有水生动植物的义务。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张勇刚告诉记者,获得捕捞权后,他聘用了18个员工清理水草、杂物,从事水面管理,防止非法捕捞,“从今年2月到现在,仅鱼苗和渔业设施,就已投入了近300万元。”“捕捞权拍卖后,最重要的一点是水域有了经营主体,既能给市民提供优质的水产品,水域也有人管了,非法捕捞现象大为减少,渔业资源得到保护,水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陈国土说。
  据了解,拍卖捕捞权已成为绍兴市水域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至今,仅柯桥区就成功拍卖了4块水域的渔业捕捞权。
生态化养殖,洁水增效获双赢
  日前,记者乘船来到皋埠渔场市大湖,眼前的湖面宽阔整洁,波光粼粼。绍兴市皋埠渔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皋埠渔场市大湖水域是浙东古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域面积1689亩,“半年多前这里还是密密麻麻的网箱、围栏、箔桩,后来,在养殖户配合下,我们组织人员清理了80亩网箱,700余亩埭基,拆除了1.1万余米围桩,面貌才得到根本改变”。
  绍兴市农业局党委委员章建涛说,自今年2月实行清养后,皋埠渔场市大湖开始全面推行生态化养殖,实施人放天养。养殖户不再打桩、围湖及违章搭建养殖设施,只是在水面四至的交界处设立统一规范的边界箔关,同时鼓励养殖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鳊鱼等常规的淡水鱼品种,严禁使用饲料化肥和畜禽排泄物等喂养鱼类。“这样的养殖方法,对改善水质很有好处。”章建涛说,鲢鱼和鳙鱼是滤食性鱼类,被誉为水体的“清道夫”,能修复渔业生态系统。在生长过程中,鲢鱼和鳙鱼会吞食水体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清除水体中的腐质物,这两种鱼活动空间一般在水体的最上层,草鱼和鲫鱼生活在中间部位,底部则是黄颡鱼的世界。实行立体养殖,能很好地利用水域空间,提高经济效益。
  推行生态化养殖后,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渔场的水质越来越好,鱼、虾的味道也更鲜美了。“现在,渔场的鱼虾品质跟野生的差不多,每公斤价格要比一般养殖的高出几倍。”渔场负责人说。
  绍兴市水城办的胡国剑告诉记者,“洁水养殖”可以从本质上对水质污染进行治理,加上近年来市里实施的清水工程,如今的绍兴河道、湖泊更加清洁美丽了。据了解,今年绍兴市将在城区的水面全面实施“洁水养殖”。截至到6月底,全市已放流鱼苗超1亿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