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农村生活垃圾如何减量化资源化

我省首个整乡整镇试点在舟山启动

  □本报记者 徐碧芳 通讯员 孔朝阳
  本报讯 我省首个整乡整镇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近日在舟山市定海区马岙街道正式启动。该街道6个社区的3588户人家、1.5万多人将全面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
  记者在该街道马岙社区看到,每个垃圾投放点放置着三个垃圾箱,上面标明可回收垃圾、厨余及不可回收垃圾、有害有毒垃圾以及相关示意图等。“酒瓶、电池、报纸是可回收的;果皮、剩饭剩菜是不可回收的……”马岙街道负责人王赤儿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若是分类得当,就能变废为宝。今年4月以来,马岙街道就按照有毒垃圾无害化、厨余垃圾肥料化、建筑垃圾再生化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五一社区的王大伯对记者说:“垃圾随意堆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滋生大量蚊蝇和细菌,直接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变废为宝,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据王赤儿介绍,在整乡整镇推进中,他们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原则,有计划地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工作,力争到10月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全覆盖,初步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及资源处理的管理和运行体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