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种业

种业事企脱钩引入社会资本

我省首例种企股权拍卖落槌

  □本报记者 葛勇进
  8月3日下午,经过五轮竞价,浙江产权交易所以1259万元成功拍出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36%股权,溢价成交,成为我省种企股权拍卖的“第一单”。这标志着我省引入社会资本加快种业事企脱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36%股权拍出1259万元
  此次拍卖股权出让方为浙江省农科院,受让方为万向信托有限公司。省农科院转让的是其下属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36%的国有股权,起拍价为1219万元,最终拍出1259万元。
  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现有注册资金3000万元,主要从事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及销售,是我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种业企业。公司成立10多年来,积极推广省农科院选育的农作物新品种,努力扩大农作物新品种在我省的种植面积,为我省的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按照国家关于科研院所要与其所办种业企业脱钩的改革精神,省农科院启动了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的改制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成功拍得股权的万向信托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企业。据悉,近日,万向信托有限公司正联手省属有关国企策划筹建浙江省农业产业基金,进军农业产业领域。
  受让方万向信托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一项投资决策。对于种业企业的未来发展,他们充满了信心,并表示将以农科种业公司为平台,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和成果,更多地整合国内优秀的种业企业,争取做大做强做深浙江种业,使之成为我省的核心战略产业,为浙江现代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年底前种业“事企脱钩”
  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提出,鼓励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并购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确定为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2015年底前实现与其所办的种子企业脱钩,其他科研院所逐步实行企业化改革。
  随着种业事企脱钩大限的临近,农业部于6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种业事企脱钩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明确的脱钩范围、标准和要求,要求确定为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2015年底前与其所办种子企业脱钩。逾期未完成事企脱钩的种子企业,其原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效期截至2015年12月31日,并即注销;自2016年1月1日起,不得再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
  通知同时指出,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优化种子企业股权结构,改变科研单位在种子企业一股独大的局面;科研单位可以作为出资人或受托行使出资人权利,享受出资收益。鼓励并支持种业科研人员在种子企业依法持股。
  据了解,脱钩范围确定为公益性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所办的种子企业,包括以科研单位名义或以其下属机构名义发起设立,“人、财、物”尚未彻底分开的种子企业。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已确定为“非公益性”的科研单位,其所办种子企业可不纳入事企脱钩范围。
  记者从省种子管理总站获悉,全省目前有持证种子企业86家,其中11家注册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占比达12%。由于体制上原因,我省目前约有10%的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存在着“母子”关系,属于事企脱钩范围内的。
  省种子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省将深化农作物种业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种业事企脱钩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纳入脱钩范围的种子企业,须在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事企脱钩。对逾期未完成事企脱钩的种子企业将采取注销其经营许可证,不得再从事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等措施,来确保完成事企脱钩。从2016年起,对所有企业核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须按照脱钩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格审核审批。
种企发展又遇新契机
  近年来,我省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良种供应能力明显提升,为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省种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种子企业小散弱问题突出。目前,我省仅有1家种业企业列入全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前50强(第39位),种业企业改革和发展离省委省政府做强做大种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也落后于一些先进省份。
  去年9月,我省启动实施省级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业企业培育计划,在专项资金、品种区试审定、育种团队建设、基地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扶持种业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商业化育种能力。力争通过3至5年时间,推动我省10家农作物种业企业基本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全省种业企业育成农作物品种占比达80%左右。
  为了实现种业事企脱钩,引进社会资本,促进种业企业市场化发展,省种子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将进一步推进商业化育种资源向企业流动,提升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企业的经营活力。加大对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的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团队、提升育种创新基础设施装备水平、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和育种创新材料,积极开展商业化育种研发;支持企业建设高标准种子生产基地、构建“互联网+”种业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奖励企业自主育成的突破性或具重大应用价值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推广,重点支持省级以上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的培育。鼓励骨干种业企业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做强做优”的原则实行不同形式的兼并重组,省农业发展基金加大对符合条件种业企业的资本注入,优化其资本结构,积极推进种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明确种业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比例,允许国有种业企业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层采用股权激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奖励。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种业强省的总体目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