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现场味”更浓了

——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陈小平
  8月5日下午,前来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参加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的数百位代表报到后,全部“隐”入农家。
  当晚7时30分,一台集越剧、民乐和当地乡土节目于一体的文艺晚会在后岸村文化礼堂举行。会议代表和村民济济一堂,看得津津有味。头顶上的吊扇送来阵阵凉风,屋顶上面是椽木托起的红瓦,这情景,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土味。“我和省里的领导坐在一起看表演呢!”看完节目走出礼堂,一位村民说起刚才邻座的客人,还有点小兴奋。
  现场会,顾名思义就是在工作现场开的会。比起其他的一些现场会,这个现场会的“现场味”更浓。把会议安排在村里,吃住在农家,既听工作介绍、观建设成果,也看农家生活、听农民心声,与会者真正融入了现场。省里为什么要开这个会议?导向是什么?下一步怎么做?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足以让各位代表深思。
  如此高规格的全省性会议安排在一个村里召开,除了导向,更彰显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省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家乐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诚如前来参加会议的宁海县副县长李剑锋在现场跟记者说的,全省的现场会安排在村里召开,充分展示了乡村旅游的综合实力,体现了农家乐的自信。
  几年前,后岸村还是一个以加工石材为主的山村,外人称其“蓬头垢面”。经过几年建设,后岸村从“卖石材”转向“卖风景”,成功创建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拥有农家乐经营户65户、接待床位1500张,去年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每个经营户的收入少则20万元左右,多则50万至60万元。
  后岸村的蝶变,带给与会者无限遐想,让他们信心满满。只要有一定的自然生态、人文基础,再经过悉心的打造,许许多多像后岸村这样的农村,都能承办这样的会议。
  若干年后,或许有很多同样发生蝶变的村子,会记起这次后岸村现场会带给他们的信心和启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