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以服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发展农家乐经验谈

  •   □宗侃侃 陈明星
      磐安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优势明显。磐安县尖山镇管头村,又称乌石村,与新昌、天台接壤,全村有260户农户、800口人,农业收入以茶叶、茭白为主。该村从2005年开始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发动村民创办农家乐。2006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管头村调研农家乐时说:“目前大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很高,必须保护好、发展好这个积极性,同时也要强调长期奋斗、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加以推进。”在习近平讲话精神鼓舞下,该村大力发展和提升农家乐,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家乐提供统一服务,走出了一条发展农家乐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互促互进的路子。2014年,全村发展农家乐72家,有床位1800多个、从业人员220人,全年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万元。管头村成了全国文明村,村集体服务农家乐收入50万元,农家乐服务收入已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精心规划设计,做深特色文章,为发展农家乐创造条件
      管头村坐落在海拔560多米的高山台地上,村边梯田依山势而建,落差达数百米。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大气和水质常年保持一级标准,夏季平均气温26℃,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1998年进行旧村改造时,管头村没有将乌石老屋拆掉,而是由村集体收购保护,留下了独特的乌石老村:460多间房屋以黑色玄武岩为墙体材料,盖以黑色土瓦而成,围成一个个完整的四合院。而与其相邻的新村则是经过规划、具有浓厚农家气息的乡村别墅。新老村庄各具特色、相得益彰,为山村增添了独有魅力。
      2005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管头村发动村民创办农家乐,全村农家乐从一开始只有4家48个床位发展到现在的72家1800多个床位。2013年,管头村开始筹划建设凤凰山新区。新区共安排80户农户,全部按照农家乐标准设计建造。新区内新房有两个档次,其中69户是排屋,由村里统一外墙设计,内部按三星级农家乐标准建设;地段较好的11户计划发展高端乡村民宿,按照四星、五星级农家乐标准设计建设。通过两年努力,凤凰山新区已完成污水管、雨水管埋设和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工程,目前大部分徽式排屋和部分单幢别墅已完成主体工程,农户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管头村的农家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出现了经营户和接待床位连年倍增态势。
    实施统一管理,加大营销力度,打响乌石农家乐品牌
      为了加强对农家乐的规范管理和优良服务,2006年9月,村集体成立了“乌石农家乐服务中心”,出台了农家乐服务中心管理制度,由服务中心统一对外宣传促销,统一接团分配客人,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结账,统一为经营户办理证照,统一收取营业收入的5%作为村集体服务费用。服务中心还建立了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凡游客有效投拆,被投拆户将受到减少游客安排的处罚,以此督促经营户竞相提高服务水平。服务中心成立至今无一例游客投诉。
      从农家乐开办之时起,管头村就积极对接上海市场。2006年春天,该村首次带上宣传资料赴上海的旅行社做促销。目前,上海市有40多家旅行社与乌石农家乐建立了稳定的业务联系,旅游团队来村的时间也从原来的节假日为主发展到现在的日常化。
      为打响“乌石农家乐”这个品牌,服务中心每年多次邀请县农办、旅游局为经营户进行烹饪、接待礼仪、客房整理等培训。经5年时间努力,管头村“住乡村别墅、吃山野土菜、游夹溪胜景、赏台地风光”的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开始扎根于游客心中。
    依托农家乐,促城乡互动,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管头村不仅把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作为延伸农业产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一种途径,而且把它作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产品营销模式,加快城乡文明交融、现代城市文明传播,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理念、文明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改变农村居民不良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重要载体。乌石农家乐的发展有力地证明,完全可依托农家乐,促进城乡互动,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随着农家乐的发展,管头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06年的3.3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58万元(其中农家乐服务收入50万元),增长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3500元提高到2014年的3万余元。开办农家乐的农户年营业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最高达100多万元,不仅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而且有效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拓展了产业链。原先不起眼的茶叶、霉干菜、番薯、笋干等山区土特产成了游客喜爱的上等货、抢手货,出现了“番薯卖得比白术贵”的现象,农民不出村就能卖掉农产品,而且卖出好价钱。目前,全村从事农产品经营的村民就有40人。
      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使村级组织有了改善环境、搞好服务的本钱。2014年,管头村投入150万元修建了2公里长的观光道路。观光道路两侧有500亩高山茭白基地、1500亩高山茶叶基地,附近还有一个利国寺。游客在住农家屋、吃农家菜的同时,可以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风光和古刹文化。
      2015年,管头村将按照把全村打造成3A级景区的目标,继续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计划投入资金500万元,完成村农贸市场、游客中心和公厕建设,对村内干线进行整治、路灯进行更换。预计村集体农家乐服务年收入将达70万元,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为促进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更好基础。
      作者单位:磐安县农业局
    今日管头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