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浙江省新型农作制度模式20例(之一)

浙南大棚番茄-单季稻轮作模式

  •   大棚番茄是浙南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为了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我省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发展水旱轮作模式,其中“大棚番茄-单季稻”轮作模式茬口搭配合理,季节衔接紧凑,资源利用率高,全年亩产值在万元以上,稳粮增效作用显著。该模式在苍南、瑞安、平阳、乐清等地普遍推广,年应用面积3万亩左右。
    产量效益
    作物 产量(公斤/亩) 产值(元/亩) 净利润(元/亩)番茄 6200 19200 9200单季稻 450 1440 800合计 6650 20640 10000
    茬口安排
    作物 播 种 定 植 采收期番茄 9月上中旬 10月中下旬 2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单季稻 5月中下旬 6月上中旬 9月上中旬
    关键技术
      一、番茄
      品种:选择“宏图”“蓓盈”“菲达”等国外无限生长型品种。
      育苗:宜采用穴盘育苗,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的地块,整平后将装有育苗基质的32孔塑料穴盘置于其上,并用水浇透后播种育苗。
      移栽及施肥:翻耕后做成高畦,连沟宽 1.6米,在畦中间开沟施入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复合肥(N∶P∶K=17∶17∶17)5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亩栽1800株左右,定植后及时浇缓苗水。第2穗果实达乒乓球大时,亩施复合肥(N15-P10-K20)15—20公斤。以后每隔半个月左右追肥一次。坐果中后期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温度管理:11月上旬及时盖膜,注意控制湿度。平均气温降至3℃—5℃时加搭中棚,严重霜冻天气棚四周要遮盖草帘,必要时棚内要采取点蜡烛等加温措施。
      病虫防治:病害主要防治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和叶霉病等,虫害主要防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和棉铃虫等。
      二、单季稻
      品种:选用生育期适中的早、中籼品种。
      育苗:5月中下旬播种,每亩大田播种量3—3.5公斤。播种前种子用100毫克/公斤烯效唑溶液浸种12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
      种植密度:机插行距为30厘米,株距12—14厘米,亩插1.60万—1.85万丛,每丛3—4本,亩插基本苗6万—8万。
      肥水管理:整个生育期不必施肥,以防水稻贪青迟熟。在水浆管理上,应尽量做到浅水勤灌和适度早搁。
      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等。
    沈年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