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名称:台绿2号(原名:2010-56)
作物名称:青花菜
选育单位: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量表现:2012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1428.9公斤,比对照“优秀”增产0.2%;2013年平均亩产为1288.0公斤,比对照减产0.7%,两年平均亩产1358.5公斤,比对照减产0.2%,无显著差异。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杂交种,早熟,株型半直立,花球商品性较好,口感佳,综合性状与“优秀”相当。早熟,定植至采收65-70天。株型半直立,株高60.4厘米,开展度76.0厘米×75.0厘米,侧枝数5.8个;最大叶长53.9厘米,宽21.3厘米。叶片长椭圆形,蜡粉较多,叶缘微波状,叶色深绿,叶尖圆。花球高圆,纵径12.1厘米,横径15.2厘米,单球重500克。花球较紧实,蕾粒中细,球茎颜色较绿,低温下花球易发紫,适合于保鲜和速冻加工。
栽培注意事项:8-9月播种,亩栽2500-3000株,注重硼肥合理施用,及时采收。适宜浙江省秋季种植。
2.品种名称:浙术1号(原名:32-04)
作物名称:白术(中药材)
选育单位: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产量表现:2012年度多点品比试验平均亩产265公斤,比林峰本地种(CK1)增产9.9%,比尚湖农家种(CK2)增产17.4%;2013年度平均亩产247.5公斤,比CK1增产8.3%,比CK2增产13.5%。两年平均亩产256.3公斤,比CK1增产8.6%,比CK2增产15.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种,品质好,丰产性好,生育期240-248天;株高39厘米,茎粗0.96厘米,秆青或青褐色,冠幅31厘米。叶片深绿色,多为3-5回羽状全裂,最大裂片长10.2厘米、宽3.7厘米。花蕾宽钟形、直径3厘米以上,盛花期8月至9月。商品根茎优形率高,黄棕色或灰黄色,横断面呈菊花芯,气清香,总挥发油含量平均2.67毫升/100克,浸出物经金华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含量为42.4%,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
栽培注意事项:选排水良好、土层较深、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忌连作,11月至翌年2月下种,播种时栽种每亩40-45公斤、密度8000株/亩左右。适施基肥,巧施苗肥,重施摘蕾肥。适宜浙江省白术产区种植。
3.品种名称:浙薏2号
作物名称:薏苡(中药材)
选育单位: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缙云县康莱特米仁发展有限公司
产量表现:2012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359.3公斤,比对照“浙薏1号”增产38.5%;2013年平均亩产324.5公斤,比对照增产42.8%。两年平均亩产341.9公斤,比对照增产40.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种,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好,生育期178天,比对照“浙薏1号”短4-5天。茎直立较粗壮,株高2.0-2.3米,10-12节,有效分蘖数13.7个;叶长30-60厘米,宽2-4.5厘米,叶鞘绿色、光滑,与叶片间具白色薄膜状的叶舌。颖果成熟时,外面的总苞坚硬、较厚,呈椭圆形,种皮红色或淡黄色,种子长0.8-1.2厘米、宽0.7-0.8厘米,千粒重143克,出仁率61.8%,糯性好。经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测,甘油三油酸酯含量1.2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标准要求。
栽培注意事项:育苗移栽5月上旬播种,直播6月上旬,穴距60×70厘米,进行辅助授粉以提高结实率,注意抗倒伏。适宜在浙江省薏苡产区种植。 省种子管理总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