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食品药品安全

抗生素≠消炎药家庭药箱里没必要自备抗生素

  最近的一条消息,又把抗生素滥用的警示带入公众视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国光课题组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抗生素总用量约为16.2万吨,其中48%为人用抗生素,其余都为兽用抗生素。其结果就是抗生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最近呼吁,滥用抗菌药将导致耐药菌“肆虐”,可能导致无药可用的境地。
  据悉,自上世纪80年代后,除了达托霉素外,并没有新的抗生素被发现或合成。李兰娟院士说,我国广泛耐药一触即发,已非危言耸听。一旦发生,即使是剖宫产、髋关节置换术等常规手术,患者死于手术并发感染的风险将倍增。
  根据有关部门对6大类临床常用药物的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抗生素仍然为临床用药之首。除了病情需要使用之外,也不排除药企的促销行为作怪。
  李兰娟介绍,目前中国有16.9万多个抗生素生产批准号,导致无序竞争,企业千方百计将抗生素卖到消费者手中。“有调查发现,药店销售前10位药物中,抗生素至少占3个,约1/3的药店抗生素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20%以上。”李兰娟指出,零售药店已成为抗菌药物滥用的重要发源地。
  抗菌药物滥用,首当其冲受害的是儿童。今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1000多名8-11岁在校儿童进行尿液检验,结果显示,近六成儿童的尿液中含有抗生素;这项研究还发现,三种一般只限于畜禽使用的抗生素,在儿童体内也有检出。
  李兰娟说,普通公众,既是抗生素滥用的受害者,同时又是追随者。很多老百姓把抗生素当万能药,感冒的时候自行服用抗生素。还有很多家庭,在日常家庭用药中储备多种抗生素,这些做法都是专家不建议的。
丁颍鹃 王蕊
小常识
  ●抗菌药不是消炎药,也不是退烧药,更不是感冒药。抗菌药是治疗感染的药物,只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炎症在很多疾病中都会有表现,比如病毒、真菌感染、跌打损伤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用抗生素去治疗这类“炎症”,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帮倒忙,把身体里有益菌杀死。
  ●医生写了用一周,不要擅自缩短疗程,也不要自作主张,多吃几天“巩固巩固”。
  ●能口服就不注射,能单用就不联用,能用窄谱类就不用广谱类抗生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