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如何卖得好”等问题?台州市椒江区供销社以深化改革为契机,积极创建生产、供销、信用合作“三位一体”为农服务组织体系,并交出了一份振奋人心的答卷。
今年1-6月,椒江区供销社系统实现销售总收入14.7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249万元,同比增长0.52%,实现利润940万元,同比增长86.7%。
对于椒江区供销社“三位一体”为农服务的做法,6月下旬在椒江区章安街道陈宅家庭农场检查指导工作的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骆琳大加赞赏。他指出,基层社在供销社为农服务工作上做出了新成绩。
拓展为农服务新领域——
构建两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
“从项目策划到动工建设,从农资配送到技术指导再到产品销售和资金担保,实行一条龙服务,真是太感谢了!”在椒江区章安街道陈宅村陈宅家庭农场,负责人陈桂金非常感慨地说道,和供销社合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心、放心、省心,让他所在的家庭农场少走了弯路。
陈宅家庭农场于2014年登记注册,占地面积508亩,是省重点家庭农场示范单位,也是椒江区家庭农场合作联社的首席示范单位。这是一个工商资本介入现代农场的典型代表。由于创办人对现代农业一窍不通,农场成立之初遇到农场定位、品种选择、科学种植、资金筹措、销路开拓等一系列难题。正在他们举足无措时,椒江区供销社进行一对一帮扶,使得农场转危为安。
近年来,椒江区供销社积极拓展经营服务内容,加快由贸易商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变,构建起了区、街道(镇)两级“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各类经营服务综合体。它下辖农资超市、庄稼医院、华联超市、医药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级综合服务社等,为农户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和农副产品生产技术等各项生产经营上的服务。特别是加快构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落实“庄稼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广台农“全优保”(全套的农资商品、优质的技术服务、保质保量的收成)农资技物结合服务模式,共建成庄稼医院3家。
农资应用技术培训会、瓜果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会、水稻种植培训会……各种涉农培训接二连三。截至今年6月底,全区共建成集农产品经纪人组织、农民培训、金融服务、农技服务、测土配方、生产生活资料供应等功能于一体的各类经营服务综合体10家,其中一类综合体2家、二类综合体3家。到2015年,将建成18家经营服务综合体,覆盖全区所有镇(街道)和中心村,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
“1-6月份,我们万民生态农业实现销售额1785.1万元,同比增66.71%。”浙江万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金胜说,公司在椒江区供销社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进一步深化农市、农企、农超、农校“四对接”,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把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基地与市场需求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万民生态农业是由椒江区供销社与椒江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主要成员共同投资组建的一家集水产品、畜禽、蔬菜、水果、花卉生产与销售,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配送为一体的新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目前,该公司连接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联系农户2000余户,产品主要配送给15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超市等,并在义乌、温州、绍兴、杭州、上海等地的农产品市场设立品牌农产品直销点,构建起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产品产销经营管理模式。
不仅仅是万民生态农业,在椒江区供销社的鼎力帮助下,陈宅家庭农场构建起“农产品基地+合作社+配送”新模式,销售额也得以较快增长;冬领鲜花专业合作社,在椒江区供销社的帮扶下,出口订单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2015年鲜切菊花出口有望达到100万枝。
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椒江区“网上供销社”正悄然起步。通过“互联网+传统产业”改造农资、二手车等传统营销模式,椒江区供销社正与IT公司合作建立“O2O替你办”(从线上到线下)社区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多功能的网上便民综合服务中心。
提供金融及时雨——
农民贷款担保有了新途径
“农信担保公司今年给我授信额度150万元,不仅利息低,而且贷款起来非常方便。”正在田头忙着900多亩早稻管理的椒江区章安街道柏树里村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灯聪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计划今年贷款150万元,月利息满打满算三厘七左右,而如果到商业银行贷款,每月利息高达一分一,单单这一项每月可省1万多元。正是在椒江区农信担保公司的大力扶持下,杨灯聪一步一个脚印,直至被评为全国优秀种粮大户,成为远近闻名靠种粮致富的能人。
7年来,椒江区农信担保公司通过优服务、广覆盖、惠农户,共为857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提供了3336笔3.1亿元的贷款担保,为他们降低融资成本2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同时,椒江区农信担保公司做好保前、保中、保后信用评估,探索票据质押、房产抵押等有效反担保形式,尽可能控制风险,目前担保风险率控制在1%以下。农民由此称赞“供销社比娘家人还亲”。
值得一提的是,仅今年上半年,椒江区供销社为全区111多户种养大户提供了2071多万元低于基准利率的农信贷款。
再造新型供销社——
释放为农服务新潜力
通过土地合作投入500多万元,将多年闲置的三甲供销社农资仓库改建成5000平方的农业机械生产加工车间和农机展示展销平台,社有资产收益成倍增加;投资125万元对洪家供销社的危房进行改造,扩大了营业面积,面貌焕然一新;分别投入50万元和20万元改造前所、三甲供销社的庄稼医院……目前,椒江区基层供销社已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同时,椒江区供销社新增参股、加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目前已建成综合服务社37个、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分会6个。农民高兴地说:“供销社又回来了。”
椒江区供销社创新举措层出不穷。以资本、项目、业务等为纽带,椒江区供销社加强与系统内外的联合,投资1500万元的恒通二手车市场正在进行二期改造中,而椒江供销农业(花卉)精品园项目已基本结束扫尾工作。
在此基础上,椒江区供销社通过政策扶持、职工入股、引进社会资本和能人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加大资产盘活力度,加快基层供销社经营功能恢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例如,积极谋划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开展农产品直销配送、组织农机“五统一”服务、建设“全优保”农资服务中心等,不断释放“三位一体”为农服务新潜力。
陈道平
椒江区供销社工作人员现场指导农户
椒江庄稼医院医生在坐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