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天津用“空气”运送垃圾

  经过一年试运行,国内设计规模最大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日前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投入使用,8个小区和4幢公共建筑实现了用“空气”运送垃圾。
  每天做好晚饭,居住在红树湾小区的刘大娘将厨房内的菜叶、油渣等厨余垃圾倒进黄色垃圾袋,再投放进楼道的气力投放口,垃圾袋沿楼内竖管落入一楼垃圾存储器中,最终经过地下垃圾气力输送管道到达中央收集站,竖管底部的排风扇可保证内部空气流通无异味。
  而在平静的地面下,生活垃圾正在中央垃圾收集站5台11千瓦抽风机形成的负压下,以每秒25米的速度“奔驰”到中央垃圾收集站。经过分类处理压缩后,这些生活垃圾将分别用于发电、制造化肥和皂粉,油脂含量较大的厨余垃圾经过提纯可以生成生物柴油。在生态城内,也将看不到垃圾运输车,闻不到垃圾袋散发出的异味。
  天津生态城城市管理局局长王力说:“通过预先铺设好的地下管道,利用负压技术将生活垃圾抽送至中央垃圾收集站,再经压缩运送至垃圾处置场,收集过程中,垃圾不经人工倒运,免除了传统垃圾收集方式中需要使用大量人力、物力的弊端,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保持较好的环境卫生状况。”
  据介绍,生态城南部片区垃圾气力输送系统覆盖面积约5.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0万人,系统包括四套子系统,每套系统相互独立,均包含公共管网、中央收集站及物业管网三部分。四套系统全部运行后,系统处理能力约87吨/日,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气力垃圾输送系统,同时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干湿分类气力输送系统。“到时,生态城可实现垃圾密闭化清运率100%、垃圾分类收集率80%。”王力说。
(摘自《人民日报》 靳博/文2015年7月1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