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文/摄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我省较早实现全县域生猪定点屠宰、猪肉统一配送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省生猪屠宰检疫监管成效较好的县之一。而这些成效的背后,离不开景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驻屠宰场几位“铁面”检疫员的辛勤付出。何进忠就是这样一位坚守责任、默默奉献的检疫员。
在潮湿腥臭的屠宰场
他专注检疫,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
景宁县生猪定点屠宰场日屠宰生猪80头左右(头均重150公斤左右),春节前后等高峰期超过140头。现在,承担驻场屠宰检疫工作的是何进忠和另外两位同事。而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承担这项工作的只有两个人,采用两班倒,一个负责宰前检疫,从下午1点半到5点半;一个负责宰后同步检疫,从晚上12点至次日凌晨6点左右,加上档案整理,一般在次日早上8点左右结束。为了给同伴创造休息机会,一个月中的一个星期,另一个人得白加黑连续上班7天。如此搭伴工作,整整8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景宁县的日生猪屠宰量虽然不是很大,但猪贩人数多,相对固定的就有30多人,这在其他县是很少见的。猪源复杂,代宰比例高,给检疫把关带来了挑战。出了屠宰场就是农贸市场,就是老百姓的餐桌,何进忠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多年来,何进忠和他的同事尽责履职、坚守底线,以高度的责任感,牢牢把住畲乡上市肉食品的屠宰检疫关。而这份坚守背后的付出和辛苦,知道的人并不多。“以前我们两个人轮流值班,根本没有替换的余地,说句玩笑话,连意外都出不起。有一次半夜3点左右,我爱人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发高烧,要马上送医院。我当时正在进行检疫,不可能丢下检疫了一半的猪不管,叫同事来替班也不太可能。后来,我爱人只好一手抱小孩,一手骑电瓶车才把孩子送到医院,她气得直骂我为了这些猪,孩子都不要了。”说起这些年经历的辛苦,不善言辞的何进忠打心底里感谢妻子,“要不是爱人真心支持我的工作,我压根没法做”。
8月19日凌晨3点,记者实地体验了一番何进忠的工作。景宁县这个唯一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就在城郊接合部,记者看到屠宰空间小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大猪开膛时发出来的腥臭气味。何进忠和他的同事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取样、检测,细致地做好检疫的每一个环节。“新屠宰场已经在建造了,设备都已经进场,估计年底就能用上,那时条件就会好很多。”何进忠说。
一旦查到问题猪
他铁面无私,绝不放过
比起辛苦,更难的是面对出现的各种情况,尤其是出现问题生猪和病害猪肉的时候。按照规定,有问题的猪或者猪肉,都要无害化销毁,但对猪贩和肉商来说,一头猪的市场价值四五千元,无害化处理的补助虽比以前有提高,但满打满算一头猪也才800元。“尤其是刚开始从事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的那几年,猪贩们思想认识还不是很到位,食品安全的社会大环境也没有现在这么好,每逢碰到要处理问题猪,难免会有些冲突,我只有一个人,猪贩们往往围上来一大群,半夜三更的,说实话,心里真的是犯怵。”何进忠说,那时检疫员在屠宰场工作的环境很差,进场就会被猪贩们指指点点,甚至半夜打电话到家里,“好几次把孩子都吵到了,后来我只好把手机调成了震动”。“我摩托车被人敲破过,也被人威胁过,同事的脚趾头被拒绝处理问题猪的猪贩用车门压扁过……我妻子也曾经劝我不要干了。”何进忠说,担心归担心,但一穿上工作服,走进屠宰车间,他的内心是坚定的,无论猪贩和肉商们采用什么方式,只要发现生猪或者猪肉产品有问题,他一定不会视而不见,“只要被我查到了,我就绝不会放过。”
除了负责实施屠宰检疫外,何进忠还承担着职能部门委托的违禁物质监督抽检等任务。2012年10月的一天,何进忠在宰前抽检中发现从县外调入的一车猪尿样检测不合格,要求隔离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整整一车40多头猪,货主还是本地人,好说歹说,动用各种关系,说情电话一个个打进来,何进忠就是不为所动。“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现在碰到这位货主,还会给我脸色,总说我让他损失了好几万元。”何进忠说。“经过多年宣传教育,加上社会对肉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现在情况好多了,真的检查到问题猪,猪贩们还是比较配合的。想想那时工作的艰难,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何进忠说,现在他们的检疫监管比以前更加严格,有问题的猪绝不允许进场屠宰,有问题的猪肉及内脏产品绝不允许出场上市,全部在他们的监督下予以无害化处理。“他们也知道过不了我们这关,想侥幸蒙混过关的,出了问题无理纠缠的,现在基本没有了。”
何进忠说,他的工作有些辛苦,岗位很平凡,但他肩上担的是畲乡百姓的肉食品安全,发现问题放过去,他的内心会很不安。他说,只要他在这个岗位一天,他就一定要对得起这身制服,对得起胸前佩戴的“中国动物卫生监督”徽章,这是工作的责任,也是畲乡十多万老百姓的嘱托。
何进忠正在对一车刚进场的生猪进行查证验物,核对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