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省农业厅召开视频会议要求

打赢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7月20日,省农业厅召开全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题视频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上下一心,坚决打赢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战,做到两摸清:“摸清底子,摸清隐患”;两落实:“落实一场一策,落实联村联场”;三确保:“确保100%治理,确保85%验收,确保长效不反弹”。省农业厅副厅长陈利江、省环保厅副厅长卢春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农业厅副厅长刘嫔珺主持,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张火法参加会议。
  近期,媒体曝光了我省一些养猪场偷排漏排养殖废水、污染环境的情况。这些事件暴露出部分养殖场主体责任意识落实不到位,污染治理不够彻底,存在侥幸心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治理工作存在盲区、死角。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一要从“快”,快速摸清底子、摸清隐患,确保不留盲点死角。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进行“回头看”,彻底摸清污染隐患。对环境敏感区域、群众反响强烈、养殖污染严重甚至是直排的养殖场,该治理的限期治理,该关停的依法关停,涉及违法的要依法处置。二要从“实”,做好“一场一策”、“联村联场”工作,确保年内100%完成治理。要在排查建档的基础上,全面建立生猪存栏50头以上规模场“五个一”制度:即一名联系干部、一个电子信息档案、一套污水处理模式、一本治理设施运行台账、一个监督举报电话。三要从“严”,严把治理质量关,确保年内85%养殖场完成验收。各市要出台验收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到明年一季度前,100%完成验收,实现全省所有保留的养殖场全部达到环境准入门槛。四要从“硬”,铁腕治水,确保长效治理不反弹。各地要通过制度化、法制化的硬规矩、“高压线”,形成不敢污染、不能污染、不想污染的长效治理局面。凡有偷排行为的畜禽养殖场,一经查实,立即停止或取消其享受县以上农业财政政策扶持资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