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霙
“发展蜂产业,特别是发展蜂产品全产业链模式,是我们研究突破的目标和内容。”近日,副省长黄旭明对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互联网+”模式做出重要批示。该公司“互联网+”模式的成功为我省特色优势畜牧业如何提升发展做出了表率。近日,省农业厅下发通知,对全省湖羊、兔、蜜蜂等特色优势畜牧业提升发展提出三年行动计划。
通知要求,通过三年(2015-2017年)努力,全省年循环利用秸秆、笋壳等农林作物资源300万吨以上,湖羊饲养量增加至300万头以上,湖羊等草食畜禽肉类总产量翻一番,蜂产品精深加工比例提高10%,特色畜牧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12%以上,培育有优势的特色畜牧产业县20个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品牌10个,形成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生态循环、品种特色鲜明、产业安全高效的浙江现代草牧业发展新格局。
杭州、嘉兴、湖州一直是我省湖羊的传统主产区。根据省农业厅部署,未来3年,杭嘉湖地区将围绕设施改造、建设生态化养殖场,提升完善湖羊屠宰加工、营销等服务体系,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湖羊产业转型。“目标改造和新建300个标准化生态湖羊场,打造10个存栏湖羊5万头以上的特色优势产业县。”省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全力推进湖羊南扩,按照一个标准化养羊场配套150-200亩农田的要求,培育发展一批生态循环型家庭农场。
新昌作为全国首批“中国长毛兔之乡”,这几年一直以长毛兔产业闻名全国。如何推动类似新昌这样的县市实现兔业“二次腾飞”?通知明确表示,将以设施化、自动化、信息化为核心,加快嵊州、新昌等地长毛兔转型提质,推进泰顺、临安等地皮肉兔产业振兴。改造和新建100个标准化兔场,打造5个拥有30万只存栏兔的特色优势产业县。
蜂业是我省畜牧业生产中除生猪、家禽外的第三大产业,2014年实现产值15.41亿元。但总体而言,我省蜂业依然面临产业规模小、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为推动蜂业振兴,未来三年,我省将提升江山、兰溪等传统重点县市的蜂产业水平,培育一批300群以上的标准化现代养蜂示范场户,在金华、丽水等蜜源植物条件较好的山区发展一批新型中蜂养殖场户,力争打造5个3万箱蜂以上的特色优势产业县。与此同时,我省还将启动“百万亩蜜蜂授粉工程”,在平湖、建德等县,建立蜜蜂授粉示范基地,推动蜜蜂授粉跨区作业。研究授粉配套技术,提高授粉效益,力争到2017年,全省推广蜜蜂授粉200万亩,其中设施大棚授粉基地40万亩(次)。
为深化产业融合,我省将加快推动蜂业、湖羊等优势产业,形成养殖、屠宰、加工和连锁营销的全产业链经营机制,形成多个国内有影响的羊肉和兔产品交易中心、蜂产品加工出口中心。各特色优势产业县要打造1条以上湖羊、兔、蜜蜂等全产业链,形成10个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和影响力广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