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农机化

我省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

今年上半年新增各类农机装备4.53万台(套)

  □本报记者 金国栋 通讯员 李鹏
  记者日前从省农机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持续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机械化作业转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截至6月底,全省新增各类农机装备4.53万台(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幅超过50%;完成早稻、单季稻机械化栽植面积198万亩,同比增加4万亩;完成油菜机收面积26.7万亩,同比增加1.6万亩。
  据了解,上半年,我省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主要是:改进政策操作办法,将政策期限由过去一年一定改为一定三年,提高政策连续性;进一步放开补贴对象限制,明确只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均可享受补贴;调整补贴范围,新增具有导向性的产品,取消近年没有补贴或补贴较少的产品;提高补贴额度,个人年度享受补贴额度从15万元提高到30万元;优化便农举措,允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年度补贴总额内为周边散户代办1000元补贴以下机具。截至6月底,全省共实施中央补贴资金1.49亿元,省县配套补贴资金2401.3万元,受益主体2.78万户,涉及各类农业机械4.53万台(套)。
  在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继续大力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及育秧、烘干、维修等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推行跨区作业、合同作业、订单作业等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性服务,着力提高“机器换人”效率和效益。上半年全省新建农机合作社31家,总数已达1413家。同时,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等农时季节机械化生产组织调度工作,共发放《跨区作业证》3700张,组织保养、检修各类农机具逾10万台(套),联合中石化、中石油浙江分公司推行农机作业用油“三优一免”惠农便民服务措施,落实专项用油3万吨。
  在农机科技创新方面,联合省科技厅、省经信委制定出台《浙江省农机产品需求与科研导向目录》,明确农机产品研发重点和方向,首批提出56个研发产品,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机产品科研导向目录。同时,积极争取省科技厅支持,设立农业装备重大科研专项,为农机研发提供支持。积极搭建农机科技创新平台,组织省内10家农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签订科研合作协议。
  在农机安全生产方面,大力推进农机安全生产月、农机质量月活动,扎实开展农机“打非治违”、隐患排查治理及大中型拖拉机质量调查,积极引导报废淘汰老旧废、安全性能差的农业机械,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截至5月底,全省共发生农机事故99起,死亡25人,同比下降18.2%、35.9%,没有较大农机事故发生。
  省农机局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完善农机补贴市场化改革和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方案,报农业部同意后组织实施,放宽补贴产品市场准入条件,选择部分品目外机具作为新产品列入补贴范围,争取将农机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农机化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