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儿童挑食原因各异

  挑食没有明确的科学定义。研究发现,挑食的人也不尽相同。家长认为的挑食实际上是一种广泛的行为,了解哪种孩子属于哪个类型或有助于家长作出建设性的回应。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营养学教授及其研究人员收集了170名2-4岁儿童的饮食习惯信息,其中有一半的家长认为孩子挑食。研究人员请家长在两周内按照他们制定的标准食谱提供膳食,同时请家长观察和记录孩子的反应。
  结果显示,不挑食的儿童吃得比以往更多,而且对膳食变化也没有过大的反应。而那些被认为挑食的儿童在就餐前和就餐时都表现出一些反常行为,如拒绝靠近餐桌、对一些食物持怀疑态度、局促不安或呕吐。
  研究人员在对关注组的行为进行分析后,把儿童分为4类:依赖感觉的儿童会因为食物的纤维或气味拒绝一种食物;偏食的儿童会回避新的或是混合在一起的食物;一般完美主义型儿童会有一些特别的要求,如各种食物之间不能相互接触;行为反应型儿童觉得“应该这样而没有这样”时会局促不安和呕吐,或者在他们不知道晚餐吃什么之前拒绝靠近桌子。
  研究人员说,2岁的儿童中有19%—50%存在挑食行为,父母的回应会影响挑食的持久性。目前研究人员尚未针对每一类挑食儿童形成科学有效的改变策略,但他们表示,研究有助于帮助父母认识到,他们的孩子在吃饭时的反应可能并非与食物相关。父母没有必要和孩子在吃饭问题上争吵——特别是在这种行为通常会在5岁之后消失或减弱的情况下。
  (摘自《中国科学报》 红枫/文2015年6月2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