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徒情谊自古以来都是弥足珍贵的。在武汉种草莓的建德人朱华明,前不久却与自己的徒弟反目成仇,甚至因矛盾激化大打出手。好在,最终在“娘家”调解员的帮助下,师徒两人总算握手言和。
因“莓”结怨 昔日师徒反目成仇
杨村桥镇位于建德市中部,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在杨村桥,外出种植草莓的莓农有4000多人,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朱华明就是其中的一位。
2007年,带着发家致富的梦想,40多岁的朱华明带着妻子来到了武汉金口农场种草莓。眨眼间,8年时间过去了,朱华明的草莓越种越好,每年的收入十分可观。
为了保证草莓的品质,朱华明每年都需要从蜂农那里购买蜜蜂帮助草莓授粉。张强是武汉本地的养蜂专业户,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相熟起来。看着草莓是能发家致富的“金果子”,而自己养蜂的生意又不太景气,张强就萌生了转行种草莓的想法。
不过,种草莓也是讲究技术的,没有任何经验的张强完全是个“门外汉”。2012年底,张强让自己的哥哥张泉作为见证人,拜朱华明为师,学习草莓种植技术。
2013年,张强在朱华明的草莓种植基地旁试种了5亩的草莓。因为有专业的技术指导,这次试种非常成功,半年时间就赚了五六万,这比原来养蜂的利润好得多。于是,尝到甜头的张强扩大了种植规模,在第二年草莓种植期就独自带着几位表兄弟一起经营了20亩草莓地。
可是,种植草莓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朱华明的技术都是多年经验慢慢累积出来的,刚刚学了一年时间的张强显然还是个生手。在草莓成熟期,张强的草莓最终因为技术不过关、经营不善而出现了亏损,有了怨气的张强就责怪起朱华明没有倾囊相授,师徒两人因“莓”结缘,却又因“莓”结怨。
师徒两人的矛盾,还不止于此。张强因为朱华明介绍的草莓苗价钱偏高,心里有了芥蒂;之后,又因为两家草莓摊位距离太近,出现了竞争。过往种种,导致师徒两人口角不断,矛盾也不断激化。
今年2月的一天,原本因为师徒关系搭建在一起用来过夜的棚子,成了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因为棚子紧挨着,朱华明家的生活垃圾弄脏了张强的家门口,两家因此从口角到大打出手,造成了朱华明夫妇两人轻伤。原本应该互帮互助的师徒,如今彻底反目成了仇人。
远赴千里 调解员说和师徒情
事件发生后,朱华明夫妇迅速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但内心仍然忐忑不已。一方面害怕由当地派出所主持调解会袒护本地人,自己会吃亏;另一方面也害怕直接起诉的话,和张强之间的矛盾会加深,没法在金口继续种植草莓。于是,陷入两难的朱华明向老家的镇政府拨打了求助电话。“一接到电话,我以‘娘家人’的身份,提醒朱华明要验伤,还要注意记录出院后休息的天数,这是为了保留证据。”对于这样的案件,杨村桥镇调委会主任刘国生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不过,考虑到朱华明夫妇还在住院,加上双方情绪都不稳定,刘国生并没有立即前往武汉。
3月初,在朱华明夫妇身体康复后,刘国生联系了杨村桥派出所民警许义生等一行5人赶赴武汉市江夏区金口派出所进行调解。当天,刘国生和朱华明夫妇见了面,将案件的前因后果,以及朱华明的调解意愿进行了详细了解。
第二天上午,在刘国生的牵头下,师徒两人坐到了一起。然而,调解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因为双方要求的赔偿数额相差悬殊,调解一度陷入了僵局。“我和老婆的医药费花了不少钱,再加上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费等,至少要10万元。”朱华明表示。可是,张强家庭困难,根本付不起赔偿款。
刘国生回忆说:“当时,张强最多只愿意拿出万把块钱的医药费,按照朱华明的赔偿要求,对方说宁愿被起诉坐牢,也不会赔偿这么多。”最终,两个多小时的调解一无所获。
僵局该如何打破?刘国生说,当时张强的态度明显带有斗气的成分,继续谈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必须找到一位愿意坐下来讲道理,又能做得了主的代表来谈。刘国生在几次交谈中了解到,张强的哥哥张泉,不仅是当年弟弟拜师的见证人,也是后来弟弟种草莓的支持者,而且有一定社会地位,也很讲道理。于是,刘国生联系了张泉当面沟通。“当初你弟弟不养蜂改种草莓,也是希望风风光光地赚钱过日子。现在他把人打成了轻伤,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如果调解不成功,对方走了诉讼程序,你弟弟有可能是要坐牢的。那他媳妇和孩子怎么办?”
一句句合情合理的分析让张泉陷入了沉思。最终,他表示愿意拿出3万元,替弟弟解围。
摸清了双方的底线,接下来的调解也顺利了不少。在张泉劝说弟弟的时候,刘国生又给朱华明做起了思想工作,还给他算了笔账:“他把你们夫妻打成轻伤,你有权决定要不要去告他。但是你想一想,如果去打了官司,彻底搞僵了关系,你作为一个‘外来户’,势必以后要换个地方种草莓,重新投入的成本也要六七万,而且以张强的经济情况,最终能不能拿到赔偿款,什么时候拿到赔偿款都是个问题。”考虑到这些因素,朱华明的态度也开始转变。
最终,师徒两人以3.5万元达成和解协议。而张强也在这次调解中认识到自己的鲁莽和过失,决心痛改前非,与师傅再续前缘。(文中当事人除调解员外,均为化名)
陈赛男 张晔晶 汪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