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

——访中共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

  □本报记者 金国栋
  这几年,桐乡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可圈可点,不久前发布的2014年度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显示,桐乡市的综合得分为80.65,在全省的县(市、区)中名列第15位,提前实现2015年的目标。在这个起点上,桐乡农业如何实现新的突破,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近日,记者带着这一问题专访了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
  卢跃东说,近年来,桐乡围绕生态高效农业强市、特色精品农业大市、民富村美田园城市的建设目标,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生态循环农业、农技推广体系、产品质量监管、农村人居环境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卢跃东还说,桐乡传统农业优势明显,新型农业潜力巨大。要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挖掘潜力,着力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步子迈得快不快,成效如何,事关民生、事关小康、事关“中国旅游第一大县”建设。因此,要依靠创新驱动,依靠项目带动,快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大力促进桐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早出成果,多惠群众。
  卢跃东认为,从桐乡的实际出发,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落脚点是“三个新型”,即新型农村、新型农业和新型农民。新型农村建设要把最宝贵、最灵动的水资源用好,着力打造江南水乡典范;新型农业要瞄准沪杭苏等大中城市,着力发展服务城市的都市型农业;新型农民则要通过积极引导,把传统型农民转化为产业型农民、创业型农民和创意型农民。
  卢跃东告诉记者,桐乡要围绕打造中国旅游大县这一目标,依托乌镇旅游龙头带动,融合文化元素建设,按照基地庄园化、庄园景点化要求,加快推动农业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庄园经济,积极发展农场经济,引导发展庭院经济,扶持培育一批农业产业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和示范村,着力开发多功能、体验型、创意型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精品庄园,培育具有水乡特色、田园情趣的庭院经济、民宿经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消费群体需求。
  卢跃东表示,桐乡要以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为契机,通过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做好“互联网+农业”这篇文章。全面推进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广泛运用,推广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和若干个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建设农产品电商园、淘宝镇(村)和赶街村级服务站,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交易市场、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步建立地方农产品二维码,推动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美丽乡村、庭院民宿、庄园等方面的网上营销渠道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营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