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浙江供销

多途径建设“网上供销社”

  宁波:承接“农村淘宝”项目
  宁波市供销社全资成立的宁波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专注于综合性电商服务,主要业务包括淘宝“特色中国·宁波馆”等平台运营、宁波农特产品及进口食品电商渠道销售、企业电商服务、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等。
  去年9月,淘宝“特色中国·宁波馆”正式上线,作为宁波市官方唯一授权的当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公益性服务平台,截至今年4月底,已与305家专业合作社、212家农产品生产企业、316家农产品成熟网商签订合作意向,入馆商家437家,日均访问量达8万人次,总交易额突破1亿元。
  宁波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后,主动对接国内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提供全渠道销售服务。现阶段,已与天猫、淘宝、京东、苏宁、一号店、唯品会、飞牛、拍拍、腾讯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今年初,宁波市供销社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促进宁波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宁波市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四大平台”(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子平台、第三方平台的区域子平台、区域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农业生产服务电商平台)、“三大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基础服务体系、组织服务体系)总体构想和工作举措。市政府决定由供销社与商务委共同作为宁波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并授权供销社负责组织实施“农村淘宝”项目。
  公司在前期开展平台服务和渠道服务的基础上,今年3月开始构建电商培训业务模块,4月初成为宁波市电子商务实训基地,4月中旬成为宁波市人社局指定的唯一的“宁波农村电商孵化培育中心”,5月初连续三轮晋级成为淘宝大学首批22家“县域电商人才服务商”之一。
西湖区:创建“悠无限”、“拓华分销”、“达新商城”
  杭州拓华电子商务公司是由杭州市西湖区供销社于2011年5月创立的,注册资金500万元,2014年实现销售额8600万元。
  2013年以来,“拓华”实施了“供销电商进村社”项目,以旗下的“悠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深入农村、社区布点,通过租用、新建、提升改造等形式,将社区便利店纳入“悠无限”平台,探索建立“1+N+互联网”的供销电商综合服务新模式。“1”,即一个社区实体商品销售平台。对社区实体店进行统一管理,把抱团采购和产销对接产生的优惠红利全部让利给门店及城乡居民,设定管控机制,确保居民能享受到最低廉的价格。“N”,即植入商务、党务、政务、便民等各类服务,如快递收送、农产品和土地流转信息发布、缴费充值、居家养老、托管照料、低保慰问品采购发送、订票订餐、洗衣打车等,承揽政府的外包服务。
  同时,通过互联网扩大销售面,实现网上订单社区接单。目前,公司已有悠无限(www.uwuxian.com)、拓华分销(www.uwuxian.com/fx)、达新商城(www.hzdxsp.com)三个自有网销平台,同时还可通过微信“扫一扫”,实现移动端购物功能。
  为使“悠无限”平台顺利运行,该公司组建了30多人的技术团队,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软件开发。目前,“悠无限”已形成采购、仓储、配送、销售、结算及社会化服务等全程智能化软件系统,为社区综合服务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支持。
  目前,“悠无限”与主城区350多家便利店建立了联系,其中具备综合功能的服务中心(站)有30家,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西湖区供销社通过“悠无限”平台,不仅为农产品进城拓宽了渠道,更为社区居民购物提供了快捷的服务,把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开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延伸了社区居委会为居民服务的触角。
德清: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模式
  为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资源和优势,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2013年9月,德清县供销社会同省兴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5个股东,共同出资110万元,组建成立了德清县诚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一个以德清优质诚信农产品为核心的淘宝“特色中国·德清馆”。该馆于2013年11月23日正式上线运营,是全国第七、全省第四个县级馆。2014年5月6日,1号店“特产中国·德清馆”也上线开馆,成为我省首批在1号店开设的“县级馆”之一。
  2014年8月18日,德清县诚信电商公司又在县城所在地武康开设了一家400平方米的淘宝“德清馆”实体店,除了展示农特产品外,还专门配备电脑,与“德清馆”上线农产品进行页面连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
  去年10月以来,“德清馆”相继在德清西部山区“洋家乐、农家乐”集群的劳岭村、燎原村、五四村开设了3家体验店。店内除了陈列德清农特产品、手工艺品、休闲用品和周边农户自产的时令果蔬外,还张贴了大量二维码,游客只需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就能进入淘宝、1号店的“德清馆”及微信商场选购商品,还能时时关注德清旅游和德清农产品的最新信息。目前,入驻两个“德清馆”的商家已有131家,入驻商品2300多个,2014年累计实现销售额4011万元。
衢江:建立“衢州馆”、“乡村淘”、“社区淘”
  衢州市衢江区供销社于2013年7月注册成立衢州百特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公司拥有绿色农产品基地140多万亩,对接50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00多家家庭农场。该公司已建立淘宝“特色中国·衢州馆”、“乡村淘”、“社区淘”3个项目以及农产品监控、产品追溯、物流配送三大体系。
  “衢州馆”可帮助衢州本地商家对接更多流量资源,拓宽衢州本地农产品、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参与农特产品的开发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向网络消费者展示衢州风采。截至今年4月底,“衢州馆”销售额达2460多万元,为衢州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探索出了一条快速有效的新路径。
  “乡村淘”是衢江区供销社依托衢州百特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的全国首家网上供销综合服务平台,以“六位一体”进行战略规划(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一个县级运营中心、一个镇级物流中心、一个村级综合服务站、一个农村消费顾问、一个农村销售服务数据库),主要是为农民提供网络代购、农产品代售、政务办理、电子金融等服务,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5月底,“乡村淘”已建立服务网点222家,辐射衢江区60%的行政村。
  “乡村淘”设区级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村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区级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的功能是农产品展示展销、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主要为各个村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进行后援支持。在线上为网商提供专业的培训,对上游货源进行统一整合,同时,与当地供货商、生产厂家合作,为当地顾客提供网销商品;在线下则将农民自家的绿色食品、品牌农产品通过运营服务中心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有效解决农民出行难、买卖难、信息不对称以及消费者有钱买不到放心产品等问题。村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有5个功能,即网上代购,网上代销,提供政务办理服务,提供便民综合服务,带动周边村民网上创业。
  “社区淘”以“打造城市人的健康生活管家”为理念,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为目标,通过加强农村与城市的合作,担负起生鲜农产品的“搬运”工作。它以入住200户以上小区为标准,以距离小区主出入口100米以内便利店为重点,规范建立服务点,不仅帮助农民卖农产品,而且因为减少了中间环节,让市民买到的生鲜农产品比市场价便宜30%。
上虞:农村电商“三步走”
  去年以来,绍兴市上虞区供销社整合区域有效资源,从“建平台销特产、联网点促转型、设村站优服务”三步着手,扎实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步:建平台销特产。坚持“借助外力”和“自我发力”相结合,在不同电商平台推介、销售本地农副产品。去年5月,依托绍兴大通电子商务公司,在1号店建立“特产中国·上虞馆”,目前,其网上农产品销售量走在1号店全国所有县级馆前列;去年11月29日,淘宝“特色中国·上虞馆”也上线运营。两家“上虞馆”通过“政府支持、电商运作、产地直供”等运作模式,把上虞农特优产品推介销往全国各地。
  第二步:联网点促转型。把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再生资源等供销经营网络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打造“智慧农资”平台,建立“网上庄稼医院”、“网上农技培训”、“市场信息发布”、“在线示范推广”4个子平台;开通网上大通商城,试水新型经营模式;启动运行绍兴大通英特医药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以终端客户、个人客户为目标,加强线上线下采价比价力度;打造具有上虞特色的“聚果园”,借助供销农场探索“以销定产”的网销模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到上虞旅游、购物、消费。
  第三步:设村站优服务。按照“试点先行、由点及面”的原则,选择在驿亭镇贾家村和下管镇兴南村试点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建设,配备“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农村青年创业”三大服务功能。计划到2015年,全区共设立10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中心村、特色村全覆盖。
  依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上虞的“女儿红”、梁湖年糕等15个品牌45个品种的农特优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实现农产品销售额800万元。其中,上虞“四季仙果”的网络销售额达到400万元,吸引30多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入网销平台,带动当地农民8000余户。
桐庐:迎合网络消费者需求
  桐庐县供销发展有限公司早在2010年就和杭州百岁坊素食品公司共同投资创办杭州百岁坊农产品有限公司,2013年涉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平台建设,开始了“百岁坊”系列名优特农产品的网络销售。通过两年探索,公司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电商之路,2014年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额1200万元。
  该公司充分利用供销社农产品信息平台资源,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合作,建立竹笋、食用菌、蔬菜、干(坚)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近万亩。同时,联姻周边地区及省外农产品生产企业,建立良好产销对接关系。
  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根据国内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特点,该公司实行针对性入驻、差异化经营。2014年9月,“百岁坊”一号店旗舰店上线,天猫“百岁坊”食品专营店也开始运行。目前,该公司基本确立了以天猫为主线、其他电商平台为辅助的网络布局,销售形势趋好。
  在供销社系统电商业务发展的大框架下,该公司根据互联网营销的特点,对“百岁坊”网店和品牌进行了明确定位,对原有针对线下市场的产品包装、工艺、规格加快更新,充分迎合网上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百岁坊”逐渐获得了网上消费群体的认可与喜爱,销售规模、品牌影响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每月销售额从刚上线时的1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近百万元,特别是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在天猫创下了销售额过百万元的业绩。
  2014年,阿里巴巴启动了“农村淘宝”发展战略,桐庐成为全国首个阿里巴巴农村电子商务战略试点县。该公司以此为契机,主动与其衔接,加快提升农产品网上营销、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打造电商平台。
安吉:重建“四大平台”
  在最新公布的“2014年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中安吉排名第23位,特别是安吉的竹制品、转椅、白茶、特色农产品等在整个电子商务类目中均处于前列。但安吉的电商主要还是以个体网商为主。
  安吉县供销社于2014年12月联合安吉县新闻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安吉星号(新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安吉县电子商务公共平台特别是涉农电商平台的建设。目前公司旗下主要有四大平台。
  第一个平台是于今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的安吉县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有关农副产品的信息咨询、技术交流、农民培训等。今年,中心将在全县各乡镇举办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班,帮助已从事或者尚未从事电商但有兴趣尝试的农民朋友了解互联网、接触互联网,帮助农户、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掌握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提升网络营销能力。
  第二个平台是淘宝“特色中国·安吉馆”。该馆于今年3月18日正式上线运行,主要承担安吉县整体形象展示以及农副产品、旅游品、工艺品的线上展示展销。目前,入驻该馆的企业、合作社已近50家,上架销售商品近200件,日下单量达到200单左右。
  第三个平台是一号店“特产中国·安吉馆”。该馆于今年2月底正式上线运行,主要承担安吉县优质土特产品的线上展示展销。目前,入驻企业、合作社有近40家,上架商品近120件,日均下单量达到60单左右。
  第四个平台是“安吉购”分销平台。该平台主要承担安吉竹木家居类产品的线上销售工作,目前处于软件研发建设阶段,原定于6月中旬正式上线运行。
丽水:
融合线上推广与线下体验
  2014年1月,丽水市供销社联合莲都区供销社、浙江讯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0万元,成立了丽水市绿盒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着手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同年9月,公司调整股东结构,注册资本增加到500万元,新增国有资金股东丽水市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依托丽水的好山好水,寻找当地产品优质但规模小的种养户,由他们供应精品农产品;依据“作物解决方案”,帮助基地实施农作物放心工程,使采购的种子、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产出的农产品均有可溯源的“身份证”。目前,公司已对冷鲜鸡、甜橘柚等35个品种的农产品实现二维码信息化追溯,实行统一包装设计和品牌营销推广。同时,依托丽水蓝城农科检测技术公司,对基地的土壤、气候以及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实现源头把控。
  在此基础上,企业建立了集培训、运营、加工、仓储为一体的电商基地。电商基地设培训、运营、加工处理及仓储配送四大中心区块,总投资600万元。其中,培训中心主要给农业经营主体、创业主体提供农产品电商知识培训和实践体验;运营中心主要对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与文化故事挖掘,提高产品溢价能力;加工处理中心建立了蔬果类、禽肉类加工流水线,使农业生产者只需支付较小的服务费,即可获得高标准、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输出;仓储中心主要提供生鲜农产品冷鲜中转与保障,通过对接基地,建立自有冷链物流,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品质。
  该公司坚持线上推广与线下体验的结合,在线上逐步建立包括天猫、淘宝网、淘点点等平台的品牌旗舰店,并在今年建立5家线下体验店。截至目前,公司在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冷鲜鸡3000余只、麻鸭3500余只、土鸡蛋1万余枚,小番茄、秋葵、莲蓬、莲子、甜橘柚、白枇杷等各类果蔬5吨,实现直接营业收入150万元。
桐乡:
培育网购原创品牌
  桐乡市土特产公司是嘉兴市农业龙头企业,主营各类茶产品。2012年,该公司投资200万元,在第三方平台开设“陌上花开”茶叶旗舰店,专营各类花草茶、养生茶、胎菊等。3年来,销售额年均增长超过100%,集聚了20万以上用户,2014年网络销售额达525万元。
  针对第三方平台准入条件低、竞争激烈的现状,企业采取拓展品类、优化定价、严控品质、规模经营、多元营销、完善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拓展网络市场,力争成为网购平台“花草、养生茶”品类的知名原创品牌。
  首先是强化产品质量。公司建有无公害杭白菊基地8000多亩,自产杭白菊是全国首批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树立了诚信店铺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网络口碑。
  其次是准确定位市场。公司根据淘宝指数和数据魔方,对自家的产品进行市场分析,优选出受客户欢迎、销量较大的特色产品做主力推广。同时,研究分析整个行业线上线下的价格接受能力与购买能力,结合产品生产、营销推广和管理成本,合理定价。
  第三是多店规模销售。公司现有直营店8家,涵盖国内所有主流第三方平台,其中天猫2家、淘宝2家,京东、当当、1号店、阿里巴巴各1家,网罗网络各门户购买力。公司还积极参与网络平台组织的聚划算、“双十一”等促销活动,通过直通车、淘宝客、钻展等进行营销推广。借助活动激增的流量扩大销售、提升知名度。
  第四是重视售后服务。企业以客户为中心,专门设立售后部门,及时处理售后问题,提高店铺好评率;推出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定期向高等级用户发放礼品,用诚心、细心和贴心打动新客户、维系老客户。目前,“陌上花开”的网站售后服务得分稳居行业前列。
  该公司以自建基地、自营网店、自产自销的模式开展电子商务,具有货源稳定、经营成本低、品质可管控等经营优势。企业在线下做硬产品、线上诚信经营,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带动了农民增收,也为农产品流通的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摸索出了新的路子。
龙游:
倾力打造淘宝特色馆
  淘宝“特色中国·龙游馆”于2013年8月8日正式开馆上线,是淘宝网在全国打造的第三个县级馆,也是全省供销社系统第一个县级馆,至今,在全国49个淘宝特色馆中综合排名靠前。“龙游馆”拥有600多平方米的客服大厅和5500平方米的仓储物流中心,有50多家供应商、300多种产品、200余家分销商入驻,34家生态农场、专业合作社加盟,引进10家物流快递服务机构,2014年实现销售额6892万元。
  在建设“龙游馆”过程中,龙游县供销社注重培育优质商家,加强对入驻产品的审核把关。在招商入驻商家时,注重考量商家的规模、诚信、品牌、品质、特色等要素,重点培育以本地生态农场为主的入驻商家。依托县政府,联合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优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对入驻生态农场,在淘宝网公开生产环境、加工流程等信息,使网购商品可追溯。对进馆农产品,严格实行事前检测、事中抽查和事后溯源制度,确保线上交易产品质量。
  同时,突出网络平台管理服务,强化特色营销推广。通过专业化运营团队,为“龙游馆”入驻商家提供项目规划、店铺装修、产品包装、商品展示、品牌推广、客服销售、数据分析、采购配送、物流仓储及网商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龙游馆”在做好农产品销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线上交易业务范围,开展集旅游产品、景区门票、酒店客房、餐饮、农家食宿、粮油米面、娱乐等为一体的龙游“本地生活”网销活动,既服务第一产业,也服务第三产业,不仅卖产品,还卖文化。
  淘宝“龙游馆”有效推广了“龙”字牌小辣椒、发糕、乌猪等传统农产品。在它的影响下,全县在淘宝、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创业的网店达到200多家。
本版稿件由省供销社提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