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婺城启用“机器人”检测治污质量

  日前,金华市婺城区农办工作人员带着“爬行机器人”来到该区长山乡杨林村对污水管网进行检测。这个“机器人”可进入内孔直径为160毫米至600毫米以上的污水管道中,对管体堵塞、渗漏水、破损、变形、承接口脱节、管内积水、管内遗留物等情况一“览”无余。
  早上9点半,区农办工作人员连接好相关设备,打开村中心的一个窨井盖,通过一根吊绳将其空降到污水管道中。这套设备由机器人、控制器、配套发电机、电缆箱和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组成,形似迷你工程车,长31厘米,宽11厘米,高9厘米,带一个前置摄像头,下面有6个滚轮。“机器人”身后跟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与控制仪相接。控制仪外观近似游戏机操作面板,工作人员通过按键和操纵杆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路线、拍照、摄像、变焦等,控制仪屏幕上清晰显示了污水管道中拍摄到的影像。
  在污水管道中的“机器人”借助滚轮爬行。这条早年修建的农村污水管道已出现老化痕迹,“机器人”平稳走了50多米就遇上了麻烦。笔者从控制仪上看到,污水管道中的淤泥已堵住了半个摄像头。工作人员随即通过控制仪调遣“机器人”往回走,并从窨井口把它吊上来,在将其“眼睛”冲洗干净后,为它更换了中号滚轮,以便站得高,望得远。这回,“机器人”游刃有余,往前走了200米,又回到原点,往反方向巡视了200米,360度观测到的污水管道情况都被控制仪完整地记录下来。
  婺城区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机器人”一般需要3-4人协同操作,一次最长可检测200米管道,每天可检测1500米。“爬行机器人”填补了婺城区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质量检测的空白,提高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监管水平,有助于提升婺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张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