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农企与电商相亲 产品同市场对接

浙江举办26县农商农企对接暨全省农产品电商大会

  □本报记者 徐琳/文 叶敏/摄
  本报讯 “你们的杨梅产量怎么样?每天可以给我们供应多少?”“我们的蔬菜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的,一年供应几百吨没问题。”……6月4日,由省农业厅、省商务厅共同举办的淳安等26县农商农企对接大会暨全省农产品电商大会在杭州举行,副省长黄旭明出席大会并讲话。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总农艺师蔡元杰,省商务厅巡视员鞠雅莲等参加。
  本次大会旨在支持淳安等26个县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加快推进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来自26个县的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带来了畜禽产品、蔬菜、水果、水产品等近千种农产品,与200多家来自上海、江苏、安徽以及省内的大型超市、餐饮等商贸企业、农产品电商企业、高校后勤系统现场对接。“我是第二次参加农商对接大会。去年,我们公司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销售额增加了200多万元。这次来除了继续找合作对象外,还想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产品销售。”天台县天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翁海阳告诉记者。
  与往年的农商对接相比,今年农产品电子商务氛围更浓。国内生鲜农产品电商销售的龙头企业——顺丰以及19楼、上海菜管家、舟山商品交易所等前来参加。顺丰将利用自身优势,为26个县搭建电商平台,促销农产品。再过一个星期,杨梅就要大量上市了,仙居等杨梅产区与顺丰、19楼签订了网上销售合同,届时,这些平台将全网上线销售我省的杨梅。
  黄旭明表示,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电商换市”战略,积极依托淘宝网、浙江农民信箱等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取得显著成效。进一步促进农商对接不仅是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商贸企业的事,也是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产品电商所需要的,要重点做好抓安全、抓平台、抓人才、抓物流、抓带动五个方面工作,推动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会上,省农业厅与顺丰商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顺丰速运平台的优势,建立浙江省优质农产品全国配送网络,为我省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提供物流配送保障。
  6月1日至3日,部分客商还专门赶赴衢州市衢江区、丽水市莲都区以及仙居、天台等地,考察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据了解,本次大会达成合作意向31项,总金额达2.3亿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