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七色土

三代人的儿童节

  □
岁月如歌刘德凤\文
  快到“六一”节了,女儿的房间里堆满了礼物。她起先很兴奋,这件玩半小时,那件玩十分钟,一件件玩了个遍。后来,大多数玩具都直接丢进储物间,或者送给同学。
  女儿得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众多亲友的关爱,每年的“六一”节,都会收到很多礼物。面对这些礼物,她倒是一点也不知道感激,认为儿童节是她的节日,送她礼物是理所当然,所以,她也不懂得珍惜,总是玩完就丢了、扔了。
  走进女儿的玩具房,我问:“宝贝,过儿童节你开心吗?”她抬起头对我说:“妈妈,无聊死了,我一点也不快乐。”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知道,就是不快乐!”七岁多的孩子,收到那么多礼物,为什么依然觉得不快乐?
  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六一”最大的印象,就是学校会组织一次大型的文艺会演。那时候,大人做一顿孩子喜欢吃的就是最大的礼物了。我最爱吃母亲做的糖醋排骨,每年儿童节前我都会早早央求母亲做,她总是说:“到时候看吧,过个儿童节哪有这么麻烦,我们那时听都没听过儿童节。”但真的到了那天,饭桌上必有一碗香喷喷甜滋滋的糖醋排骨,连爷爷奶奶都不动筷子,全让我一个人吃。父母见此都会感叹:“我们从来没过过儿童节,还是你们幸福。”
  我十一岁那年的“六一”前夕,表姨送我一朵红色头花作为儿童节礼物,我高兴得不得了。兴高采烈地戴着它去上学,对每一个同学说这是我姨送我的节日礼物,午睡前,总是取下头花,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书包里,生怕睡觉时把它给压坏了,真是视如珍宝。那朵红色头花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对它珍视的态度,现在想来都有些好笑。
  看看女儿对“六一”节礼物的态度,再想想我们当年对礼物的珍惜,是女儿不懂珍惜,还是我们大人给的太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