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多肉’大风刮得太厉害了”、“‘多肉’进坑容易出坑难啊”……今年春天,“多肉”在宁波白领圈很火,一棵“多肉”的价格甚至高达数万元。市场的红火吸引了个别房地产商入市炒作。
去了趟加州,发现当成宝的“肉”就是草
“我之前也是个‘多肉’爱好者,去了趟美国加州,发现自己当成宝的‘多肉’就是棵草。”30岁的朱女士说。
去年上半年,她出于好奇,花80元从超市买了一盆“多肉”拼盘。半个月不浇水,不用花心思,“多肉”越长越好。之后,朱女士花了200元在淘宝买了50棵“多肉”。慢慢地,她习惯周末去花鸟市场转转,陆续带回10多盆50元左右的“多肉”。
去年秋天起,她“彻底沦陷”——每月都要买10来盆100元左右的,最贵的是一棵2800元的“墨姬”。
春节的美国行让朱女士彻底“出坑”了。“加州到处都是‘多肉’,一大片一大片,比我们宁波街头绿化带的草花还不值钱。拿普货‘黄丽’来说,宁波小拇指高的要卖5-10元,那边和大白菜一样大,一大片一大片。我在国内花100多元买的一小棵景天科,那边马路上很多。”
日前,笔者和同事一起在宁波一家“多肉”店采访。“这棵‘艳日中斑’算是镇店之宝了。”店主指着墙角40厘米左右高的“多肉”说,这可能是南方地区最大的。“价格呢?”“我前几年买来要2000元,这几年涨了很多,舍不得卖。”
笔者同事2011年曾去过美国加州圣迭戈,他很疑惑:“这个我在美国加州圣迭戈看到过很多。”“那边是很多的。”店主有些尴尬地承认。“在这边怎么那么贵?”“进来不容易嘛!”
“多肉”能吸收辐射?商家炒作不可信
“‘多肉’放办公室,吸收电脑辐射最好了。”几乎每个摊主都会这样推销。真有那么神奇吗?“吸收辐射?太夸张了,这样的噱头就是商家炒作嘛!”宁波市城管园林局设施监督管理科的龙骏是宁波知名的植物专家,他说电脑屏幕或其他电器用品产生的辐射线是按射线行进的能量波,“多肉”吸收辐射是无稽之谈。龙骏提到,部分“多肉”倒是能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比如甲醛。“听说一些珍稀品种的效果特别好。”“和价格没关系,和叶片大小有关系。叶片越大,一般效果越好。”“听说‘多肉’做行道树能有抗雾霾的作用?”
“多肉至多能吸收一些粉尘,谈不上抗雾霾。宁波绿化带普遍种植的夹竹桃等吸附粉尘作用很强,1000棵迷你‘多肉’吸附粉尘的效果还不如一棵夹竹桃。美国加州‘多肉’种得多,一来那里就是产地,二来那里光照足雨水少,利于‘多肉’生长。”
购高价“多肉”要慎重,更不能当成投资手段
“多肉”这几年价格暴涨,中间环节有多少水分,其中有多少炒作因素?商家都忌讳谈这个。
“100元以下的,大多国内培育,宁波也有大棚。多数‘多肉’挺好养,一片叶子就能发一丛。一棵30元的‘多肉’,种植成本不比一盆10元的草花高,主要是大棚、人工、租金这类成本。”一个在宁波“多肉”圈中颇有名气的店家说,至于几千几万元的“多肉”,纯属物以稀为贵,愿者购买。
笔者在他店里看到3个“贵货”,两厘米不到的“墨姬”要1500元,一小丛长在一起的“墨姬”是1.5万元,一小盆“黄金象牙”老桩要1.8万元。
宁波大学应用心理学兼职硕士生导师徐晓虹说,“多肉”的流行契合了都市白领的心理状况。“压力大,需要释放。‘多肉’挺新奇,种类又多,和年轻人求新求变的心理符合。养‘多肉’、欣赏‘多肉’,能让人暂时忘却压力。和很多传统绿植比,养‘多肉’时间成本低,满足感强烈。”“保守估计,这个春天宁波实体店普货和二线普货的销售量至少是2013年同期的3倍。”一位在宁波做了10年花木生意的业内人士说,最近,身边不少朋友想着要弄基地、开大棚来繁育“多肉”。“泡沫很厉害,君子兰的惨痛教训还是要牢记的。”
上世纪80年代,大江南北刮起君子兰旋风,一盆品相好的君子兰甚至要10万多元。“端着君子兰走完一条街,价格能涨3倍。”现在,在宁波买棵君子兰小苗10元都不到。
“目前‘多肉’价格的确不理性,但和当年的君子兰还是有区别的。君子兰投机居多,‘多肉’还是以自己养居多。”宁波市农科院农业新品种引进中心农艺师倪建刚说,养“多肉”可以怡情,购高价“多肉”一定要慎重,更不能当成投资手段。
他也特别提醒:“别迷信老桩。我10年前花100元买了200棵左右‘多肉’,没怎么管,很多已经长成老桩了。” 朱琼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