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圣威/文 叶敏/摄
2015第七届中国·浙江瓜菜种业博览会将于5月19日拉开大幕,作为新品种现场集中展示的主平台——浙江省(萧山)现代农业创新园(以下简称创新园),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将为大家带来哪些惊喜?记者日前为你探营,且来先睹为快。
品种展示:现场展示新品种1500多个
本届种博会共征集到154家国内外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其中省外127家、省内25家、国外2家)的1617个瓜菜展示品种,比去年增加近200个,经筛选,创新园内共现场种植展示1500余个品种,比去年增加近100个。种博会设立企业展示专区34家,比去年增加14家,其中露地企业展示专区15家,设施企业展示专区19家。
今年,你如果去展会现场,会有一种新的体验。参观间隙,你不仅可以喝到地道的浙江名茶,还能观看精彩的茶艺表演。本届种博会将在会场开设“浙江绿茶体验休闲馆”,邀请我省知名茶企进驻,进行产品展示、茶文化宣传与茶艺表演。
智慧园区:“农业专家”时时在线
此“农业专家”非彼农业专家,创新园的工作人员说了,这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可以以专家的水平(有时甚至超过专家)解决农业问题。
蔬菜、瓜果等大棚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空气环境与土壤环境有不同的需求,甚至在特定生长阶段对特定指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人工无法做到实时监测并迅速作出反应。为了让种业成果展示达到最佳效果,创新园内新增加的农业控制系统实现了园区内的环境监测、自动摇膜、自动肥水管理、基地实景远程观摩、远程控制等功能。
有了这套系统后,园区科研人员可通过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掌握生产信息和预警信息,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远程控制农业设施设备,实现科学种养和全程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包括对作物种植生产环境动态远程监测、大棚设施运行的智能调控、农业生产全程标准化管控和农业专家辅助生产。
机器换人:无人飞机自由翱翔
参观本届种博会,如果你发现有一架无人飞机正向你飞来,千万不要惊讶,这是本届种博会新增加的瓜菜生产机械化现场展示。
近年来,我省各地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纷纷加快了“机器换人”步伐,蔬菜生产也不例外,比如农用无人飞机,可用于航空农药喷雾、农业遥感测量、土壤检测、病虫害预警等作业,并实现遥控飞行。
本届种博会围绕瓜果蔬菜生产机械化,将进行装备展示和作业演示。作业演示区主要有整地、覆膜、蔬菜移栽、蔬菜播种、喷杆式植保机械和农用无人飞机作业演示;装备展示区主要分田间作业机械和产后加工机械(包括冷藏保鲜、果蔬烘干)。单/多旋翼农用无人机、果蔬烘干机、大棚作业拖拉机、开沟起垄培土机等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农机装备将在现场展示、演示。
立体栽培:让阳台更有想象空间
去年参观过种博会的朋友一定对阳台农业印象深刻,今年,将会有更大的惊喜。
在创新园的立体栽培大棚内,记者看到,四面“蔬菜墙”与一棵棵“蔬菜树”整齐地排列着,煞是好看,几乎与土壤“隔绝”的它们干净卫生,生菜等时鲜蔬菜长得生机盎然。
据悉,依托现代栽培技术,管道栽培、墙栽、盆栽、槽式栽培和水培等新型立体栽培方式充分利用空间,成倍提高土地利用率,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工作人员说,立体种植的好处可不止空间换地那么简单,“蔬菜或水果的种植高度提高后,植株分散了,光照随之充足了,品质自然就好了。”此外,立体种植采用精细滴灌,可定时输送营养液和水分到种植架内的土壤里,从而达到节水、省工、省肥的效果。
工作人员还说,立体栽培有个形象的比喻:传统种植就像是一件湿衣服铺在地上,而立体种植就好比是将这件湿衣服晾了起来。喜欢在阳台上种些蔬菜瓜果、花花草草的居民们,到时可去一探究竟。
种业电商:种业也爱“互联网+”
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推进会刚结束,“互联网+”的概念持续在“三农”领域发酵,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在网上“淘”种子。本届种博会特设了瓜菜种业电商区,邀请淘种网等知名种业电商企业驻展,引导传统种业企业加快电子商务步伐。这里,记者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两家,看看你们能不能“来电”。
淘种网是种子网旗下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成立于2009年4月。自成立以来,淘种网坚持以纯电子商务模式运营,缩减中间环节,为消费者在第一时间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满意的服务。目前淘种网主要致力于在线销售蔬菜种子、大田种子、花卉苗木、农资肥料等。
中国蔬菜网是一家集互联网信息、电子商务和线下服务于一体的蔬菜行业专业网站。该网站以蔬菜种子推广见长,目前已在产品与区域两个方向细分出地区直购站约40个,拥有寿光蔬菜网以及番茄、黄瓜、西瓜、甜瓜、玉米、辣椒等几十个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