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新研究显示,每个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都含有独特的“指纹”,此特征可作为区分个体的标识。
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研究部研究人员埃里克·弗兰佐萨说:“将人类DNA样本与人类DNA‘指纹’数据库进行关联,是法医鉴定遗传学的基础。我们的研究显示,无需人类DNA,利用人体微生物的DNA序列也有可能形成同样的关联。”
弗兰佐萨等人开发出一种电脑算法,为美国“人类微生物组计划”招募的120人建立粪便、唾液和皮肤等样本的微生物个人识别码,即所谓微生物“指纹”,并将其与跟踪随访中获得的样本及另外一组志愿者的样本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微生物“指纹”,而且大部分人的微生物“指纹”在为期一年的调查期间保持稳定。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样本中,粪便样本的微生物“指纹”最为稳定,即便时间过去一年,仍能正确识别约80%的志愿者,这显示肠道微生物组比较稳定。皮肤样本则较不可靠,时隔一年后只能正确识别约三分之一人的身份。
不过,研究人员也警告说,微生物“指纹”可能带来隐私问题,如在没有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暴露出类似感染性病等敏感的个人信息。
(据新华网 林小春/文 201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