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品牌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产品品牌数量、发展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的整体实力和农业企业的竞争力。品牌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与创业创新的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故事。今起本报特辟《品牌》专栏,讲述农业品牌发展故事,挖掘品牌人文内涵,揭示品牌价值,传播品牌理念,进一步推进我省农业名企名品建设,充分展现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29.20亿元!品牌价值再创新高
看大佛龙井20年的创牌之道
□本报记者 徐碧芳 通讯员 王洋军
29.20亿元!浙江大学卡特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最近发布的201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单显示,新昌大佛龙井以29.2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第六,较去年再涨近2亿元。这是大佛龙井连续6年跻身这一品牌榜十强。
从1995年诞生至今,大佛龙井已走过整整20个年头了。在这20年间,大佛龙井不但创造了农民致富的一个个神话,也演绎了一个品牌强势崛起的传奇。2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度“细品”大佛龙井,其20年的创牌之道让人回味无穷。
善做“加法”,创业与创牌齐头并进
“最近几年,新昌大佛龙井名气越来越大,我们茶农也是受益不少,现在许多客商都上门来收购茶叶,这不,前些天河南、山西的客商就到我家收购了不少茶叶。”新昌县回山镇新洋村59岁的茶农王桂汉与大佛龙井特别有缘,他从大佛龙井诞生这一年开始种茶,茶园面积从起初的3亩扩大到现在的50亩,靠着种茶收入,他不但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还盖起了楼房,“不瞒你说,我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一般的城里人好多了。”
如今在新昌,越来越多的农民像王桂汉这样靠茶叶致富,大佛龙井的品牌效应在不断放大。
作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大佛龙井的创牌之举无疑是成功的。上世纪90年代初,新昌有大大小小几十个茶叶品牌,各自占山为王。由于实力不够,也没有统一响亮的“名字”,无法在市场上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如何打响新昌茶叶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新昌大佛寺的佛茶文化激发了新昌人的灵感。1995年,新昌依托大佛寺在全国宗教界和旅游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根据佛茶同源的传说以及大佛寺与茶深厚渊源的历史,给新昌名茶取了一个带有佛意的名字——大佛龙井,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响这一品牌。
此后的20年间,大佛龙井先后申请了“证明商标”、“原产地保护产品”等,进一步深化了大佛龙井的品牌内涵。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炒制工艺,加之政府持续投入进行品牌传播,大佛龙井在茶界声名日隆。
而创牌的背后,是新昌人坚持在茶产业领域不断创业创新的那份执著,这其中,政府的投入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年来,新昌县一直把茶产业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来统筹谋划。从2000年至今,新昌县先后出台了7个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从原来单一的良种茶园发展延伸到良种繁育、绿色农产品认证、双十佳贩销大户评选等多个层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大佛龙井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10多年来已累计投入数亿元,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新昌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12万亩,2014年,新昌茶叶总产量4620吨,总产值7.72亿元,茶产业链产值超过22亿元。18万茶农因茶致富,一曲红红火火的绿色产业发展交响曲在茶乡持续奏响。
善做“乘法”,强牌与强质相得益彰
4月8日,第九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在新昌火热举行,国内外茶叶专家、茶企茶商代表闻香而来,同品佳茗,纵论茶事,茶王赛、斗茶会等一系列活动更是吸人眼球。
大佛龙井问世后,新昌就集中力量,通过一系列活动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自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大佛龙井茶文化节,为品牌推广造势。同时,新昌还独辟蹊径,策划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营销活动。1999年在山东济南举办大佛龙井“万人品茶大会”,大佛龙井在济南家喻户晓;2003年承办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首次将一个国际节庆活动闭幕式移师浙江山区;2007年入选奥运五环茶,从而扬名世界……“随着大佛龙井声誉鹊起,保品牌保质量成了关键。”新昌县常务副县长柴理明说,在大佛龙井强牌与强质的结合上,他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推行“母子品牌”,让新昌茶企尝到了甜头。随着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的日渐扩大,新昌一些茶企意识到,品牌农业的建设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在大佛龙井“母品牌”下,打造企业的“子品牌”,增强自己产品的识别度、信誉度,可以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大佛龙井’与‘西山碧芽’就是一个很好的‘母子品牌’组合。”对此,新昌县红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志辉深有感触,当初,他们靠着大佛龙井的品牌影响力打开了上海市场,之后又慢慢培育自己的“子品牌”“西山碧芽”,如今在他们的茶叶包装盒上,“西山碧芽”的商标比“大佛龙井”还显眼,并且已小有名气。
“企业自有商标发展壮大后,又可以反过来提升‘母商标’的形象,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有茶业界人士这样表示。
市场的竞争在于品牌竞争,而品牌的生命力则在于产品内在的质量。为此,早在1995年,新昌就制订了《大佛龙井茶综合标准》,成为全省最早制定、推行茶叶标准化管理的县之一。为加强管理,之后,新昌又先后成立了名茶质量监督站、大佛龙井品牌管理委员会、大佛龙井专卖管理办公室等茶叶监督管理机构,保障了品牌的公益性和公信力。2013年后,新昌又陆续在乡镇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在中国茶市建成了实名制质量可追溯系统,为品牌健康发展严把质量关口。
在新昌,上百家农资店里设有茶园专用农药专柜,出售植物源、矿物源农药等高效低毒产品,以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不少茶商在卖茶叶时则会提供一份检测报告,这是他们对大佛龙井品质的自信。这种自信,离不开新昌对茶叶品质的重视和科技的投入。多年来,新昌重抓茶园良种化推广、标准化技术推广和传统技艺推广,茶园良种化率已达68%;重视技术创新,加强茶叶加工机械和保鲜技术的研究,成功研发出第一台龙井茶全自动炒制机;重视科研合作,2012年,与中茶院合办的新网茶叶科研中心投入运行。
在政府的引导下,茶企也积极参与。新昌群星茶业有限公司在全省率先研制出脱氧保鲜剂,借助这项核心技术,常温保存一年的大佛龙井仍能保持绿油色泽和鲜嫩口感。
凭借着过硬的质量、成功的营销,大佛龙井香飘四方,新昌成为全国茶产业发展的典范,被称为茶业领域的“新昌现象”。大佛龙井相继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全国十佳区域公用品牌、国内首个发布价格指数的绿茶品种,品牌价值已达29.20亿元。
善用“归纳法”,品牌价值提升有道
大佛龙井诞生20年,品牌溢价能力在不断增强。新昌县茶叶总站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新昌名茶均价达到每公斤 177.57元,比上一年增长6.97%,其中春茶每公斤243.93元,比上一年增加28.31元,增幅达13.13%;今年,预期春茶价格达到每公斤255.1元,又比去年增长4.6%。
这一组数据,不仅展示了新昌大佛龙井的品牌实力,也是其重视茶叶全产业链发展、重视市场建设的一个印证。
自1993年偏远小镇回山镇农民自筹2万元资金建起全县第一个乡镇茶叶市场后,新昌的茶叶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1995年新昌审时度势,关闭小市场,建成了当时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浙东名茶市场,并打出大佛龙井的品牌。2005年,为适应茶叶产品结构调整及品牌建设需要,新昌县政府又果断决策,启动建设中国茶市。
中国茶市资深茶商、有着20年茶叶销售经历的王杏燕,见证了新昌茶叶市场的一次次变迁。她告诉记者,随着市场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客商越来越多,大佛龙井的价格也更加坚挺,现在她每年都能卖出一两万公斤大佛龙井。
如今的中国茶市已成为全国最大龙井茶交易中心,有800个茶商入驻。每到春茶销售旺季,这里人头攒动,日交易额可达5000万元,大佛龙井也由此走向全国各地。
在实体店生意红火之际,网上市场也日趋兴旺。在中国茶市“般若谷”的门店里,51岁的石星除了招呼上门的顾客,更要忙着“招呼”手机微店客人。当了近20年茶农的石星今年注册了“般若谷”微店,“微店卖茶轻松方便,走到哪里都能卖,最多一次我一天就卖出去 1000多公斤,平均每天都能卖出二三十公斤。”她笑着告诉记者,凭着诚信和质量,她的微店客人越来越多,明年产的第一批新茶已被一微店客商预订了。
为进一步提高大佛龙井的品牌辐射力,2010年,中国茶市依托实体市场优势,采用B2C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成功开通中国茶市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从单一实体市场向实体市场和网上市场相结合的跨越。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昌中国茶市电商线上成交额1800万元,同比增长125%。
“每一个有兴趣品茶的人都是传播者。”4月8日,新昌中国茶市与深圳市普通网络有限公司签约,联手打造O2O(线上线下电子商务)模式。“将投入5000万元,在各大城市设500个大佛龙井体验点,通过增强线下服务,推动线上关注和消费。”中国茶市总经理陈霞透露,力争将中国茶市电子商务平台建成国内专业性最强的茶叶网上市场。
除了加强本地市场的建设,新昌积极拓展外地市场,通过品牌店、连锁店、超市专柜等现代营销新模式,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设440多家大佛龙井专卖店(柜)。柴理明表示,未来5年,新昌将继续以提升大佛龙井品牌为核心,巩固中国茶市作为全国最大龙井茶集散中心的地位,建成1000个以上大佛龙井品牌专卖店(柜),使新昌茶叶产值翻一番,达到40亿元。
中国茶市的繁荣,不但给大佛龙井品牌一个展现的平台,还带动了茶叶加工、包装、机械制造、仓储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等一系列产业,这些产业已然成为新昌茶产业链条的新兴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