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本报讯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蔬菜产业提升发展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我省蔬菜产业围绕“保供应、保安全、促增收”的目标,强化基础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生产、应急保供能力,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2014年,全省蔬菜瓜果播种面积1052.6万亩,总产量2002.4万吨,总产值504.9亿元。
为确保市场供应,提高生产水平,增加菜农收益,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千方百计推进蔬菜基地建设,提升生产供应能力和产业水平。一是有序推进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制定完善“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规范”,进一步明确保障型蔬菜基地的布局选址、建设标准和管护要求,深入推进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至2014年12月,全省建成保障型蔬菜基地22.89万亩。这些基地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产配套设施以及较强抗灾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和应急供应保障能力都较高。二是组织实施省级项目,推进现代蔬菜精品示范园建设。2014年,我省共立项实施省级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蔬菜项目29个,投入资金4590万元,重点扶持标准化大棚、排灌沟渠、高效节水灌溉和微蓄微灌、集约化育苗等生产基础设施以及采后处理、分级整理、贮藏冷链系统建设,提升示范园区设施化、集约化水平,增强蔬菜生产抗灾保收能力和季节性调控能力。三是抓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2014年,我省在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金华、丽水、衢州、舟山9个市的17个县(市、区)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建成标准园创建点18个,完成总投资2938万元。这些项目以提升蔬菜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为目标,围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以改善基地生产条件、推进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实施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蔬菜生产可追溯制度。通过项目实施,标准园创建基地设施化、集约化、现代化生产水平及抗灾保收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