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丝瓜-晚稻”一年三茬种植模式,主要在苍南县灵溪镇观美社区的新岸、大路及岩联等村应用。2014年种植面积2200亩,平均亩产丝瓜5500公斤,亩产值1.3万元;亩产黄瓜3000公斤,亩产值9000元;亩产晚稻500公斤,亩产值1500元。一年三熟,合计亩产值2.35万元,扣除生产成本亩净收入在1.5万元以上。该模式既稳粮、增收,还可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病害的发生、克服瓜类连作障碍,是深受当地农户欢迎的生态循环农作模式。“大棚黄瓜/丝瓜-晚稻”种植模式的丝瓜茬于10月下旬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定植,次年2月底~7月上旬采收;黄瓜于11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定植,次年2月中旬~3月下旬采收;晚稻于6月中旬播种,7月中旬移栽,11月上旬收割。
该模式利用黄瓜与丝瓜爬蔓方式的差异以及在低温条件下丝瓜比黄瓜生长慢的特点,实现同是爬蔓作物进行套种。黄瓜前期生长较丝瓜快,属直蔓生长,丝瓜由于对温度要求较高,前期藤叶生长速度慢、生长量小,对黄瓜影响不大,等到气温逐渐回升,丝瓜开始进入旺长期时,黄瓜采摘已经基本结束,此时再将黄瓜拉秧腾出棚架空间,供丝瓜生长,两者互生共长。
大棚黄瓜、丝瓜套种
1.及时播种育苗。丝瓜选择地方品种“苍南肉丝瓜”,于10月下旬播种。黄瓜选用温州“早熟黄瓜”、“津优30”等品种,于11月上旬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浸种催芽。采用营养土育苗,苗床用小拱棚覆盖。
2.施足基肥,适时定植。晚稻收割后,深翻整地做畦,沟、畦宽1.8米。基肥一般每亩沟施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平整畦面后盖好地膜。11月下旬~12月上旬选择晴天定植,在畦的两边离畦边30厘米分别种植黄瓜、丝瓜各一行,株距35厘米,每亩种植黄瓜、丝瓜各1000株。
3.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覆盖棚膜和二层膜以保温防冻。追肥宜薄肥勤施、少量多次。通常在定植后10天亩施提苗肥尿素7.5公斤,进入盛瓜期,每采2~3批瓜,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10公斤。大棚黄瓜、丝瓜生长前期气温低且多阴雨天气,不易坐果,要用早瓜灵50-100倍液蘸花,以提高坐果率。大棚黄瓜、丝瓜病害较多,重点要做好霜霉病、白粉病、疫病、炭疽病等的防治。
4.采收。黄瓜一般在雌花谢后10天开始采收,丝瓜一般在雌花谢后10~12天采收,每1~2天采收一次,宜在清晨采收。
晚稻栽培
1.整地。7月上旬,清理田间地膜、竹架和残株,灌水翻耕整地,为栽培晚稻作好准备。
2.选择良种。晚稻选用“甬优12号”、“中浙优1号”、“甬优9号”等迟熟、耐肥、稳产、高产、优质的品种,更能发挥高产潜力,提高水稻单产。
3.适期播种移栽。晚稻秧苗要稀播,播种前种子用100毫克/公斤烯效唑液浸种12小时,清洗后催芽播种,培育带蘖壮秧,秧龄30天,7月中旬移栽,每亩插足1.2~1.5万丛基本苗。
4.大田管理。由于蔬菜田肥力水平较高,可适当减少施肥量,每亩施复合肥15公斤作基肥,插秧后7天追施尿素7.5公斤。同时,做好科学用水和病虫草鼠的综合防治,以减轻损失。
胡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