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廷尚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我省农村一派忙碌的春耕景象。购农机、忙育秧、强服务,在全力奋战春耕生产的“大戏”中,农机无疑是当前农业生产的“先锋”,助力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
新型农机受青睐
一年之计在于春,备好机具战新年。当前正值农民春备耕大忙时节,为自己添一个“好帮手”成为众多农民的选择,全省各地渐渐掀起购机热潮。
在义乌市农机管理总站近日举办的新型农机推广现场会上,新型农机受到农户的青睐,种植大户、农机专业户在现场下了十几个订单。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在现场飞行的农用无人机。这台农用四旋翼小飞机在天上飞翔一次,就能喷洒6亩面积的农药,十分节省人力成本。而另一款18.8万元的无人机也引来种粮大户的围观。农机经销商胡献平说,这款无人机可用于大面积的稻田,随着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普及,义乌有好几位种粮大户都对它产生了兴趣。
据调查,目前义乌市多家农机销售网点迎来了农机销售高峰。除了常规的插秧机、拖拉机,新型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等受到义乌农民的青睐。
在缙云,新型茶机成为农民需求热点。到3月底,该县农民今年已购买机具851台(套),其中茶叶生产机械796台,比上年度总量还多333台。
省农机局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已新增拖拉机、插秧机、茶机等各类机械近1万台(套),为当前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机声隆隆战春耕
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走进乡间田野,去体验春天的味道。心细的人肯定会发现,除了漂亮的油菜花、桃花,还能看到在田间奔跑的“铁牛”,听到远处传来的隆隆机器声。
在余姚市牟山镇,齐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内的工厂化育秧流水线近期开足马力、加紧作业,社员们忙着整地、播种、育秧,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已落实早稻秧田14亩,可为1000余亩早稻提供机插秧。
在位于江山市清湖镇七斗村的项霞家庭农场智能化温室育秧大棚内,农场负责人林项霞这几天最关心秧苗的生长情况。“现代化设施在春耕生产中起了大作用,像这样2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同期可培育3600个秧盘,能为200亩稻田提供秧苗。”林项霞介绍,工厂化育秧不仅节省成本,还大大缩短了育秧时间,提高了秧苗质量。如今,从育秧、到插秧、再到收割,林项霞都离不开机械,161台农业机械帮助她实现了种粮全程机械化。
仅宁波市,在当前春耕生产中已投入拖拉机3800多台,机耕农田逾10万亩,早稻机插也将在4月中旬陆续展开。
争当“保姆”强服务
这几天,平湖市新埭镇新联粮油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分头到各村种粮大户的田头,了解今年种植意向,并签订相关协议,为种粮大户提供水稻育秧、机插等社会化服务。“今年我们又预订了4台插秧机,这样我们合作社今年就有20台插秧机,可以为更多的种粮大户提供机插服务。”合作社理事长顾春妹说。
据了解,平湖市今年充分利用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的机遇,通过打造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多方面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助推春耕备耕生产。
各地农机部门也早已行动起来,积极组织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场院尤其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帮助和指导农户做好农机具检修和保养工作,确保农机具以良好性能状态投入春耕备耕生产。截至目前,全省检修保养各类农机具超过10万台(套)。
新机具展示、技术培训、农机打假……一项又一项保姆式服务被应用到春耕生产中,受到农民欢迎,也成为了田野中的一道别样“风景”。
建德农民王丰明操作微耕机翻地,准备种植甘蔗、西瓜等经济作物。宁文武 摄买台新机战春耕。方玉亭 摄流水线育秧真方便。杨成栋 摄技术示范到门口。吴德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