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圣威
在江南水乡嘉兴市,有一位特殊的农民——安徽巢湖人姚忠保,他深耕农业,扎根秀洲区王江泾镇18年,并在2011年创办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1997年,姚忠保带着3000元钱孤身一人来到了王江泾镇。此前,他在上海受雇于一位种粮大户。“觉得种粮蛮赚钱的,便想自己闯一闯。”姚忠保告诉记者,这一年,他承包土地65亩,种了一季晚稻。由于对当地水文、土壤等情况不了解,结果,晚稻产量低,品质也不好,不但没有利润,还欠了几万元的债。
吃一堑,长一智。“当地农业部门给了我很多技术指导,加上自己的努力,第二年就赚钱了。”姚忠保说。尔后,他逐渐扩大种粮规模,每年也有了稳定收入。
2009年,姚忠保的承包地增加到300亩。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他拿出15亩地种植莲藕,试种的头一年就获得成功:每亩莲藕净收入500元。2011年,在区农技推广基金会的帮助下,姚忠保又尝试在莲藕田里套养瓯江彩鲤、黑鱼等,探索“藕鱼共生”的生产模式。
姚忠保欣喜地发现,套养鱼类后,莲藕田里的杂草、浮萍越来越少了,病虫害的发生率也下降了,连农药都不用施了,水质还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鱼粪还可作为莲藕的肥料,每年每亩田能节省肥料约50公斤,生产成本也降低了。“当年养鱼的利润就超过种藕的利润。”姚忠保说,他赶上了好时光。2012年,王江泾镇被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列为创新农作制度重点乡镇,开始实施《秀洲北部三镇湿地多模式种养结合示范推广》项目,姚忠保参与了相关项目。
如今,姚忠保的承包地扩大到1200多亩。去年,250亩水稻由于选用了新品种,净利达12万元;近千亩莲藕每亩产藕1000多公斤,按批发价每公斤3.6元计算,每亩产值4000元左右,其中300亩套养鱼类的莲藕田每亩净收入1500元。
闯荡秀洲18年,姚忠保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不久前,我又被照顾了一把。”1月9日,王江泾镇莲藕营销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姚忠保与另外100多户种植户开始抱团营销。“合作社的成立,对今后的生产和产品销售有很大帮助,我们发展生产的劲头更足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姚忠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