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今年我省畜牧业主抓“七个方面”

要全面完成1万余家畜禽养殖场治理

  □本报记者 程益新
  3月18日,全省畜牧兽医工作视频会在杭州召开,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到会并讲话,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张火法部署了2015年工作。
  史济锡说,这两年,畜牧兽医工作面临黄浦江漂浮死猪、人感染H7N9流感、猪价持续低迷等严峻挑战,工作少有的重、压力少有的大。但各级农业、畜牧兽医干部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可喜成绩。
  据介绍,去年我省畜牧业生态化治理成效初显。全省禁养区、限养区调整和畜牧业规划方案编制全部完成,关停拆除畜禽养殖场户7万余个,调减生猪存栏560余万头;41个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全部动工建设,已有32家建成运行;各地都出台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基本建立“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运行机制;同时,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省80个县(市、区)已出台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方案,台州、嘉兴、丽水、温州4市已基本建成动物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网络。两年共免疫生猪、家禽等牲畜8.06亿头(只、次),实施“瘦肉精”监督抽检405万批次,免疫密度和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9%,牢牢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不发生流域性漂浮死猪现象“三条底线”;畜禽屠宰和家禽“杀白上市”工作稳步推进。全省已建成并通过设区市政府认定的家禽屠宰厂11家,试运行和临时过渡家禽屠宰场(点)11家,共计日屠宰家禽能力达72万只;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抓好外购畜禽及其产品的动物卫生监督,两年共检疫生猪7064.6万头,家禽4.02亿只,保障了我省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
  2015年,畜牧兽医工作的任务增加,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双倒逼”的压力增大,畜禽及其产品调入量增加带来的安全隐患增多。面对这些新态势,我省畜牧兽医工作要在“七个方面下功夫”。
1
在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上狠下功夫
推出100个全面转型的标准化养殖场
  今年,我省着重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循环,重点开展“万场达标、千场示范”,即全面完成10561家畜禽养殖场的治理任务。今明两年推出1000个可学可看有效益的农牧结合生态示范场。不仅要推进畜禽养殖场生态化治理和生态畜牧业规划方案落地,加快在温州、台州、丽水等山地丘陵资源丰富的宜养区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的标准化生态养殖场,还要推进整县制优化布局和畜禽养殖标准化提升,着力打造松江模式的浙江升级版,推出一套熟化技术标准,力争今年在生态养殖场中能够推出100个全面转型的标准化养殖场。
2
在无害化集中处理长效机制建设上狠下功夫
完成22个畜牧业重点县生猪保险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和前不久农业部在嘉兴召开的全国现场会精神,突出抓好纳入“十二五”规划集中处理设施建设的扫尾工作。尚未完成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建设的10个县,务必要在今年5月底前建成并投入运行。年底前,要全面建成“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无害化处理体系。同时,抓好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推广,年底前力争完成22个畜牧业重点县生猪保险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抓好重点流域漂浮死猪防控工作,组织开展专项防控行动,加强对重要时节、重点水域漂浮死猪清理打捞、预警防控等的巡查暗访,严防发生流域性漂浮死猪现象。
3
在夯实动物防疫基础和提升防控监管手段上狠下功夫
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密度达到100%
  当前,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十分复杂,病毒变异快、污染面广。各地要严防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要突出强制免疫、消毒隔离、流通监管三项防控重点措施,要求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合格率达到70%以上,调入动物流通监管备案查验力争达到100%。突出强化基层基础,到年底基本建成省级动物防检疫信息化管理平台,畜禽养殖主产县覆盖面达90%以上,每个县至少推出一个规范化动物卫生监督分所,61个项目实施县都要完成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实验室建设,11个市全面建成H7N9流感病原学检测实验室;突出抓好防大疫的应急准备。
4
在加强畜禽屠宰监管和规范家禽“杀白”上市上狠下功夫
全年实施改造提升企业15家
  畜禽屠宰和家禽“杀白”上市是两项全新的工作,业务不熟,责任重,工作量大。今年,要以加强畜禽屠宰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督促企业依法建立进场登记、肉品检验、“瘦肉精”自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强化屠宰检疫监管,严格执行规程,规范出证行为,确保监管责任到位;4月底前,全省所有有畜禽屠宰任务的县(市、区)都要建立畜禽屠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稽查队,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推进家禽定点屠宰、“杀白”上市,加快畜禽屠宰行业改造提升,推进“低小散”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全年实施改造提升企业15家。
5
在强化饲料兽药质量管控上狠下功夫
列入“黑名单”的相关主体实行“一票否决”
  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是畜牧兽医工作的又一条底线。要严防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组织开展好全省肉品安全“百日会战”、兽用抗菌药物、“瘦肉精”和畜禽屠宰四项整治。加强调入动物及其产品风险预警,强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生鲜乳收购运输等重点环节违禁物质监督抽检,力争全省“瘦肉精”等抽检150万批次以上,抽检合格率99%以上;突出饲料兽药重点环节监管,各地要严格生产许可审核,严把准入关,督促企业依法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经营环节上,针对省外输入产品合格率偏低等情况,加大检查力度,要严肃查处假冒伪劣产品,扭转市场经营乱象。在使用环节上,加强对养殖场违法违规用药行为的监督检查;突出饲料兽药重点环节监管和“黑名单”制度倒逼,对列入“黑名单”的相关主体在审批和政策扶持上实行“一票否决”。
6
在特色产业发展上狠下功夫
全省新型畜牧合作主体达到150家
  今年,我省要突出创新驱动和差异化发展,大力培育新型畜牧主体,狠抓特色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提速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融合。推进以合作化为纽带的新型畜牧主体培育,鼓励引导规模养殖场、屠宰加工企业、核心饲料企业等抱团,推出若干个合作紧密、制度健全、效益明显的新型畜牧合作主体典型,力争全省新型畜牧合作主体达到150家;发展以湖羊、兔、蜜蜂和金华两头乌猪等地方特色畜牧业,推进湖羊产业振兴计划,在钱塘江以南发展一批存栏100头以上的生态型规模湖羊场;挖掘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引导一批养殖场向地方优质品种生产转型,加快培育一批面向中高端市场的特色精品生产企业。
7
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上狠下功夫
推进畜牧兽医队伍作风建设
  今年,要持续推进畜牧兽医队伍作风建设。对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党风廉政建设,省、市、县三级都要建立工作督导检查机制。省畜牧兽医局将组建11个工作小组,一对一常年联系,对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关键难题破解以及可能遇到的履职风险等方面进行指导,全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