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3月16日,全省植物检疫工作视频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指出,当前我省植保工作要坚持科学防控和科学减量并行,不断提升植保检疫防灾减灾水平和质量,确保区域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不造成重大损失,局部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蔓延。
去年,我省植保检疫系统紧紧围绕防灾减灾中心任务,服务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农业水环境治理等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现代植保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病虫防控成效明显,水稻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2.55%,有力保障了稳粮增收;检疫监管得到加强,全省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面达到100%;农药减量取得突破,全省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12年下降3.74%,全面完成农药减量目标任务;统防统治扎实推进,全省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478.8万亩,其中水稻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1.47%,跃居全国领先水平;绿色防控继续深化,形成了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规程,整建制统防统治试点和绿色防控融合工作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会议指出,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特别是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的全面推进,植保检疫工作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要坚持把现代植保建设作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目标,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植保理念生态化、植保体系网络化、植保装备现代化、植保技术多样化、植保服务专业化。要推进三个创新:推进体系创新,针对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经营方式和耕作制度的调整,加快建立上下贯通、覆盖多元的现代植保组织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包括测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植保机械、基础应用技术和病虫害植物疫情防控技术的创新;推进服务创新,在政策支持、法律法规、防控方式、技术装备、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复合型、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以深化整建制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农药减量、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提升重大病虫疫情科学防控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我省植保检疫工作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