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种植业

慈溪:

“三招”并举推进“春备耕”

  针对今年的春耕备耕特点,慈溪市以中央1号文件为指针,“三招”并举,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及早落实种植计划和作物、品种布局,把种植面积、管理措施落到实处。预计今年慈溪市落实早稻、单季稻种植面积8万亩,其中市现代农业园区种植面积达2.5万亩。
  慈溪市的第一招是认真落实各项种粮政策。在多级渠道补助保障下,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宣传并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其中,宁波市对20亩以上种粮大户,每50公斤补助5元(其中早稻7元);对大小麦种植面积30亩以上,每亩补助50元。继续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准化建设,按实际建成面积每亩补助1000元(其中慈溪市级财政分别以1∶1配套);慈溪市对粮食订单1500公斤以上,每50公斤补助5元;对粮食功能区内种植两季粮食作物的每亩补助50元(其中一季早稻的补助70元)。同时,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截至目前,慈溪市农作物参保品种扩大至蔬菜(瓜果)大棚保险及附加险、露地蔬菜、水稻、小麦等17个,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第二招是创新农资“可视化”监管,为种粮农民保驾护航。农资质量安全关系到春备耕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慈溪市加大了农业执法力度,规范农资市场,打击农资违法经营行为,今年1-2月共出动执法135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45个,抽检农资产品7批次,立案7起,结案3起,处各类罚没款0.5万元。同时,加强农资经营企业网上监管,目前,全市186家农药、化肥、种子零售企业,11家农业投入品批发企业,均纳入宁波市农业投入品智慧监管系统,实现农资“可视化”监管100%覆盖。
  第三招是推广与应用良种良技,深化农技指导服务。良种是高产的源头,通过积极选用春播作物新品种,大力应用工厂化育苗、农业标准化生产、蔬菜多样化增效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组织技术力量深入第一线,“点对点”、“零距离”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强化科学追肥、测土配方、病虫防控、灾害防御等关键环节,确保备耕、春播、春栽的进度和质量。围绕清沟排水、化学除草、科学施肥等重点抓好冬春作物田间培育管理。加强春季技术培训,落实科技示范,全面提高总体生产水平。 袁哲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