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到访日本的中国游客总数至少有45万人。照2014年1—3月中国游客人均在日消费约1.3万元人民币测算,总消费金额约为60亿元人民币。在这60亿元消费额中,有多少贡献给了日本电饭煲无从查起。不过,千里迢迢背一口锅回来的大陆游客并不少。“日本电饭煲的内胆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创新,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会黏糊,真的不错……”国内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这样写到。
可是,当疯狂抢购的新闻在网络上大量转载后,很少有人去追问:日本的电饭煲真有那么神奇?决定米饭好吃与否的因素究竟有哪些?这其中哪些因素最关键?
实验比较国产电饭煲不输日本
2月27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条新闻引起了许多家庭主妇的关注:央视记者选择中、日两款价格相当、功能相近的电饭煲进行实验,用相同的水、米煮饭。随机找10位大爷大妈试吃,选出他们认为口感好的。而他们并不知自己吃的米是哪个锅煮出来的。最终结果,10人中,5人选了国产电饭煲,3人倾向日产电饭煲,2人认为没差别。
据介绍,日产电饭煲价格昂贵,一般都在3000—5000元人民币左右,高端电饭煲的售价甚至在1万元以上。价格如此昂贵的电饭煲,为何还会引来中国游客抢购?问及原因时,有消费者表示,日产电饭煲“质量好”、“功能多”、“煮出来的米饭更香”。
据笔者调查,在功能方面,日产电饭煲基本上都预置了很多智能模式,如快速煮饭、煮稀饭、煮多种不同的食物等等,用户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煮饭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模式就可以了。另外,日产电饭煲在内胆材质、加热技术、保温结构、蒸汽吸放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创新。
但是,笔者同时也发现,国产高端电饭煲在功能材质上已逐渐与日本主流产品看齐。在笔者随机挑选的几个国产著名品牌的高端电饭煲产品介绍中,均发现有“IH电磁加热技术”、“智能烹煮程序控制”、“自动判断含水量”、“聚能精铁材质内胆”等过去只有日产电饭煲才具备的功能或材质。
此外,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才林也提醒:日本市场上大米品种基本是粳米类型,煮出的米饭较粘稠,日产电饭煲也普遍针对日本国民的口味喜好及大米品种而设计。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广阔、南北口味显著不同,比如南方稻区广泛种植的籼稻,煮出的米饭较膨松。因此,盲目从日本购买价格不菲的电饭煲,回到国内煮出的米饭不见得都好吃。
米饭好吃不好吃究竟靠什么
“我认为,在大米本身品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很难发挥这些日产高端电饭煲的全部功能,甚至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王才林一边说一边指了指桌上几包不同的大米。
王才林专攻水稻品种选育与栽培已经20年。但这位潜心研究大米如何更好吃的专家,也曾从日本带回来一只电饭煲。1998年,他从日本留学归来,带回三样东西:虎牌电饭煲、“关东194”水稻品种以及培育高品质水稻的理念。目的只有一个:在中国也能吃上可口的米饭。
如今,他坚持自己的理念、采用“关东194”为父本培育出的“南粳46”、“南粳5055”、“宁9108”,不仅被称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还多次在全国展会上摘金夺银。
十多年前当作至宝的日产电饭煲,他已经很少提起。反倒是经常劝说身边的同事,去日本也不要买电饭煲:“从日本买一口好锅不如在国内买一袋好米,米饭好吃不好吃主要还是看大米品质,况且国产电饭煲功能也挺好用的。”
那么,大米品质怎样才算好呢?
王才林告诉笔者,米粒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对米饭口感影响最大,其次是蛋白质含量的高低。稻米中的淀粉含量一般在90%左右,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的含量越高,米饭口感越硬。市场上粳米的直链淀粉普遍较低,大约为15%—20%;籼米的含量较高,大约在20%—30%;而糯米的含量低于2%,因此口感很粘,同时也很难消化。“根据我们的研究,直链淀粉含量在10%—15%,米饭的口感最好。”王才林说。
而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也是越低越好。王才林介绍,国内市场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普遍在9%左右,而日本稻米大约为7%。蛋白质含量过高与国内水稻栽培追求高产、大量施用氮肥有关,而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往往从蛋白质含量上就能体现出来。
王才林说:“所以,决定米饭好吃不好吃,首先得要稻米品种好,其次是栽培环境和措施得当,第三是加工品质高,第四才是煮饭技术和锅具的好坏。”
好吃的米饭,“一般要求外观具有较好的白度、光泽度和完整性;捧在手上闻一闻,要有米香味;嚼起来有弹性、口感香甜,吞咽时软硬适中、滑润入腹。”王才林说,“还有就是要等米饭冷了以后再尝,评的是米饭‘回生度’,米饭冷了发硬肯定就不好了。”
中国百姓收入高了、眼界宽了,出国旅游买一些纪念品和创新产品提高生活品质本无可厚非,但是眼下却疯狂抢购直到把日本电器店搬空,这就让王才林感到匪夷所思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不要简单地去买设备,而是要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的理念和不断创新的意识,这样我们才会有进步。”
(摘自《科技日报》 张晔/文201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