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2014年,我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继续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食药监、公安联合打假优势,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了百姓的饮食用药安全。近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2014年度食品领域十大典型案件和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十大典型案件。这些典型案件案情相对复杂、涉案金额较高、社会影响恶劣,具有较大的警示作用,广大消费者要警惕不法分子的这些违法犯罪行为。
一徐某等人涉嫌生产销售“毒死狗肉”有毒有害食品案
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管局在2013年连续接到群众反映有“社会人员使用飞镖捕杀狗”,经过摸底调查,逐渐掌握以江苏籍徐某夫妇为首的“毒死狗肉”交易网络。捕狗者在湖州双林、南浔、菱湖、德清,嘉兴桐乡以及江苏吴江、平望等地用琥珀胆碱飞镖毒死狗后销售给徐某夫妇,徐某夫妇再销售给安徽省广德县的肉类批发商方某,方某在广德等地销售给饭店、狗肉馆等。
2014年7月3日凌晨,南浔区食安办、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对徐某夫妇、捕狗者及方某等进行抓捕,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疑似毒死狗肉约14.5吨,查获作案用弩一把,疑似氯化琥珀胆碱飞镖5支,作案用摩托车、汽车等工具若干。7月4日,南浔区市场监管局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将该案正式移交南浔区公安分局。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本案从发现线索到查办历时一年,涉及浙江、安徽、江苏等地,查获的“毒死狗肉”危害性大,群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大。
二陈某等人生产销售含罂粟碱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4年4月21日,平阳县市场监管局接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接转的举报电话,反映陈某在其经营的“老人影”龙虾馆制作的小龙虾中添加罂粟壳。该局立即联合治安大队对该餐馆进行全面检查,现场对其自制调味料(中药粉)采样,并委托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验。检测结果显示,调味料中含有罂粟碱、可待因和吗啡成分。
5月26日,该局将案件移送平阳县公安局。立案后,平阳县公安局于5月27日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经查,陈某和其妻谢某自2014年3月份开始,在其经营的龙虾馆加工制作小龙虾过程中添加含有罂粟壳的自制调味料。9月22日,平阳县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判处陈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判处谢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
三莫某等人涉嫌制售声称壮阳功能保健食品案
2014年,温州市龙湾区市场监管局和当地公安机关在联合对成人用品店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223批“性保健品”涉嫌非法添加“西地那非”药物成分。经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检测,确认为有毒有害食品及假药。龙湾区市场监管局移送区公安分局此类案件19起,23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通过深入调查,龙湾区市场监管、公安部门顺藤摸瓜,成功抓获温州地区批发商王某。经侦查研判,发现王某绝大多数“性保健品”来自广东。2014年9月1日,专案组在当地公安、药监部门的配合下,对东莞、广州的犯罪嫌疑人展开统一收网行动,共查处涉案仓库6个,现场查获“肾白金”、“美国双响炮”、“德国黑金钢”等违禁“性保健品”成品共80余种、200余箱;查处生产窝点1个,抓获莫某等犯罪嫌疑人4人,查获半成品片剂、胶囊150万余颗、131箱,疑似“西地那非”原料1.3千克,原料混合物1.7千克。东莞、广州花都两地扣押的涉案产品,初步估算货值约3000余万元。
四张某等人涉嫌非法网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案
2014年2月28日,消费者娄先生反映,其从网店“美丽1+3”购买的“查理芬特第3代”疑为假冒产品,且可能添加西药成分。绍兴市市场监管局立即对可疑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并对该网店销售的相关品种的合法性进行核查。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取证,确认该网店销售的“查理芬特第3代”、“苦瓜清脂绿色减肥”等产品均为假冒产品,且保健食品“苦瓜清脂绿色减肥”和“查理芬特ⅡTM利是金牌清脂胶囊”、“查理芬特ⅢTM利是金牌清脂胶囊”经检测含有化学药物成分“西布曲明”。3月18日,该局以涉嫌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立案,并于当日将此案移送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
3月19日,该局和公安部门根据前期摸排情况,成功抓获诸暨市的下级经销商张某,并从其居住地搜出6个品种的保健食品,涉案金额10余万元。5月20日,该局和公安部门将此案的上家——淘宝商铺“陈燕娇美容美丽机构”的负责人王某从杭州抓捕归案。王某通过淘宝商铺销售产品,涉案金额达13万元,以送货上门的方式在全省90余家美容会所销售查理芬特等系列产品,金额达50余万元。5月28日至6月17日,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将绍兴地区销售以上产品的3家药店负责人陈某、苗某、胡某与营业员蒋某一并抓获。
五章某等人涉嫌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
2013年7月,临海市市场监管局在打击“四非”保健食品专项行动中,发现假冒保健食品“仁康 ”、“仁人康 ”等。8月12日,该局以左某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移送临海市公安局。8月15日,该局追溯台州市路桥区一家保健食品批发公司时,又发现“富寿 ”系列保健食品涉假。该局将案件移至临海市公安局并案处理。
2014年5月,专案组通过侦查,掌握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钟宅村的生产包装、仓库窝点和涉案人员等信息。8月13日,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和专案组一起,与厦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联合捣毁了钟宅村的生产窝点和位于湖里大道的销售窝点,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发现大量假冒保健食品、非法食品。据统计,涉案产品货值达500多万元。
六张某等人涉嫌非法制售声称减肥功能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4年7月29日,嘉善县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反映,称其怀疑通过微信朋友圈从王某处购买的“MGSS魔鬼瘦身”胶囊含有害成分。该局立即将产品抽检送检,发现含有“酚酞”、“西布曲明”、“呋塞米”等药物成分。经综合分析,发现居住在上海静安区的陈某为王某的上线,自称“MGSS魔鬼瘦身”全国总代理,居住天津的张某为该产品裸胶囊的生产者。8月23日,该局将案件移送该县公安局。
9月18日,公安部门分两组在天津、上海同时开展抓捕行动,当场抓获张某、陈某,一举捣毁生产窝点、总经销窝点。在天津张某住处,查获已灌装裸胶囊2袋、约1200粒,用于投料的药品“呋塞米片”6箱、约1万粒,“酚酞片”10瓶、约1000粒,空心胶囊2箱,以及其他大量原辅料、包装材料和一整套生产设备。在上海陈某住处,查获“MGSS魔鬼瘦身”胶囊成品90盒、约5400余粒,半成品裸胶囊18袋、约1.08万余粒,以及大量产品外包装、说明书等。目前,初步查明该产品在全国20余省销售,各级销售代理商达上百人,产品销售货值超过1500万元。
七胡某等人涉嫌销售声称降糖功能有毒有害食品案
2013年底至2014年初,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多次接到群众举报,称当事人胡某在金华、兰溪两地商店销售明知可能非法添加西药的保健食品“孟氏牌三七黄芪胶囊”。该局立即将产品抽样送检,发现均含有降糖化学药物“格列本脲”。2014年2月,该局又接到一名消费者投诉,称怀疑从胡某那里购买的上述产品添加降糖药物。经检测,发现含有“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3月17日,该局将案件移送金华市公安机关。
4月3日,金华警方展开抓捕行动,抓获销售“孟氏牌三七黄芪胶囊”保健食品的胡某、倪某、蒋某、龚某4名嫌疑人、扣押涉案产品50大盒,涉案金额150万元左右。8月28日,金华警方在当地警方协助下,在河南抓获胡某的上家石某,现场查扣3大箱、180盒涉案产品,涉案金额140万元。
本案以糖尿病产品专营店、会议营销等模式进行宣传销售,犯罪手段隐蔽,是一起宣称辅助降血糖功能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典型案例。
八杭州广琪贸易有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伪劣食品案
经群众举报,央视记者发现杭州广琪贸易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变质、过期食品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并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2014年3月15日,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人员,一举捣毁了该公司违法生产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的经营场所1个、生产加工窝点2个、食品仓库3个,现场查获涉嫌过期进口食品3000余箱,总价值近百万元。省食品药品稽查局当晚立案后将案件移交杭州市江干区公安分局。公安部门立即对杭州广琪公司负责人吴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吊销该公司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公安部门已逮捕该公司负责人吴某、仓库主管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并移送检察部门进行公诉。
九陈某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杭州市景区卫生分局接到匿名投诉,反映杭州某酒店使用的干鲍鱼有问题。2013年8月6日,该局现场检查发现,该酒店厨房鲍翅间调料柜内一罐已开封使用的德国制造双燕牌鲜艳颜料,无生产日期、保质期,无“食品添加剂”标识;冰柜内已发制好的11只鲍鱼呈暗红色;准备销毁的2公斤鹅掌呈红褐色。该局对可疑鲍鱼、鹅掌和双燕牌鲜艳颜料进行采样,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均检出酸性橙Ⅱ,含量分别为12.9ug/kg、24.4ug/kg、151ug/kg。随后,杭州市景区卫生分局将案件移交杭州市市场监管局。
2014年2月18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正式立案调查。经查,该酒店厨师陈某和酒店是合作经营关系,在酒店不知情的情况下自行采购双燕牌鲜艳颜料,用于鲍鱼、鹅掌的初加工。2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立案。
十定海中竹林豆制品厂用过期食品添加剂生产豆制品案
2014年5月15日,舟山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执法人员在舟山定海中竹林豆制品厂的仓库发现9桶过期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经查,当事人在未认真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情况下,于2月18日购入生产日期为“2013年8月30日”的食品添加剂“乳化硅油”20桶(保质期为6个月)。该批“乳化硅油”过期后,当事人继续在生产内酯豆腐、香干、素鸡过程中添加,至被查获时,当事人共生产并销售了添加该批过期食品添加剂的内酯豆腐5.17万盒、香干9470千克、素鸡10310千克,货值金额19.96万元。该局对当事人作出责令立即改正并警告、没收过期食品添加剂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