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畜牧兽医

羊年寻美味羊肉

  •   编者按:
      冬季是吃羊肉的最佳时节。中医认为,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开胃健脾等功效,是冬令营养丰富的御寒佳品。
      羊肉历来被当做冬季进补的重要食品,不仅可增加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帮助脾胃消化,延缓衰老。此外,羊肉营养丰富,对哮喘、贫血、肺结核、气管炎、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及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适合男士食用。除了滋补,羊肉的美味也让人垂涎欲滴,在羊年即将来临之际,小编为读者搜罗了我省各地有名的美味羊肉,有空不妨去尝一下。
    湖州练市红烧羊肉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早在先秦就有记载,产于杭嘉湖平原的湖羊肉为羊肉中的佳品,而练市羊肉更是佳品中的佳品。如今,练市镇的红烧羊肉名气越来越大,用“闻名遐迩”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报纸、网页上常能读到介绍练市镇有关湖羊养殖、羊肉烹制和销售的文章。在练市,只要是饭馆,都能吃到红烧羊肉,角角落落,随处可见吃羊肉的店招,浙江省餐饮协会还给予了练市镇“红烧羊肉第一镇”的美名。
      练市红烧羊肉又名练市酱羊肉,创始于清朝末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已成江南的著名特色。练市羊肉采用太湖流域的成年雄性湖羊为主要原料,用民间古法土锅土灶加柴火的基础上,配予黄酒、酱油、食糖、红枣、姜、香料等精心烹制而成,克服了传统羊肉存在的膻气太重、鲜味不足的缺点,色泽自然,柔嫩味醇,汁浓肉香,微辣鲜美,风味独特!
      练市红烧酱羊肉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历来被人所称道。“到练市吃羊肉去!”也成了外地游客的一句时尚话。随着饮食观念的转变,吃羊肉也不重季节,食用时令已从原先的冬季延伸至全年。练市红烧酱羊肉种类也随着市场需要发展成为有现烧吃热乎乎的和简装、精装品牌礼盒等各种规格。
    瑞安扎羊
      瑞安人在家设宴摆酒,邀请亲朋好友小聚,扎羊是必上的一道盘头。在温州本地菜系中,罕有用羊肉做冷盘,唯独在瑞安的大小宴席上,将扎羊切片摆盘,别有风味。
      所谓扎羊,其实是将羊肉先骨肉分离,羊肉剁碎、腌制,再用羊肉皮包裹滚成蹄状,咸草绑好,慢慢卤制入味……这样卤制的羊肉有股特殊的咸草香味。以前在瑞安是八月十五以后才吃扎羊,如今一年四季都吃,扎羊还具有滋补、养颜之功效。
      如今,瑞安的各大酒店还流行吃一种带着羊骨的羊排,当地人俗称为“羊粒子”。切一盘扎羊、羊粒子,扎羊切薄薄的,夹起一片,能透过光线来,羊肉被羊肉皮一圈包裹着,入口后,羊肉毫无骚味,只有淡淡的羊肉香。羊粒子则卤得相当入味,肉质甜咸适口,透着骨香,适合手抓,两样美食来一个拼盘,越吃越上瘾了。
    桐乡乌镇湖羊肉
    “家家户户养湖羊,每户饲养三五只”这是从前乌镇农家养湖羊的景象。湖羊,自古食草,青草、桑叶、菊花梗、野草、种植牧草、甘署藤、稻草、玉米秆等都是湖羊的好饲料,因而湖羊有着纯生态食料的喂养环境。乌镇湖羊以“三季食青草,冬季吃枯桑”著称,尤其是秋冬季吃桑叶、杭白菊的菊花梗、玉米杆等为主要食料。因食青草、桑叶、菊花梗等绿色天然饲料,乌镇湖羊肉鲜嫩脂肪少、驱寒保温强、营养含量高,这也使得湖羊肉成为民间秋冬季节滋补的最佳食品。特别是红烧羊肉,以其酥而不油、鲜而不腻、香而不膻的特点,成为农家喜宴和宾馆、酒店餐桌之佳肴。
      过去乌镇羊肉,杀食的是“花窠羊”,即湖羊中的青年羊(没有怀过胎,产过羔),当然还得选健壮膘肥的。乌镇人拒食山羊,嫌它臊气,而且都是褪毛羊,连羊皮也一起食用。乌镇人烧出来的羊肉油亮滋润,肉汤呈膏状,入秋即冻,又由于撇尽浮油,烧法独特,即使是羊尾也上口即酥,肥而不腻。
      乌镇人讲究养生,不吃“青草羊”,以为羊吃了百草,肉中有毒——发气重。因而每年清明一过即封羊锅,要到农历七月初一,地气回落后才开羊锅,开始出售和食用羊肉。早年农民不养秋蚕,入秋后,听凭桑叶枯落,将枯桑叶晒干、捆扎搁在羊棚的阁栅上贮存起来,到了冬季无青草可割时,喂给羊吃。湖羊吃了枯桑叶,长得肉满膘肥,人称“枯叶羊”,人吃了大补。
      如今的乌镇几乎全年杀食羊肉,而且全部是剥皮羊。
      早年烧羊肉很少用铁锅,而是用陶制的大瓮缸,羊肉入锅烧开后,即停火捞起,去河埠头漂去浮沫,另用清水,入锅适时,加上酱油、黄酒、盐和螺蛳清汤等高火烧开,再用小火焖煨到羊肉酥熟,最后加红糖收膏,停火。这种烧法,乌镇人称“出汤烧”、“红烧羊肉”。
      白切羊肉不用酱油而用盐,也是出汤烧,待羊肉烧酥后,拆去骨头,入锅加白糖烧到收膏,盛入钵头等容器内,待自然冷却、冻结。出售前,将羊肉连容器放入温水中加温,然后倒扣入盆、盘中。出售时,按需切块,连肉带冻,用荷叶包装捆扎,如在店中食用,就装入盆碗中,撒上蒜末和辣椒末即可。
    东阳的千祥羊肉和上卢羊肉
      羊肉是东阳人逢年过节、招待亲朋的必备之选。千祥和上卢,一个位于东阳南乡,一个位于东阳北乡,都因羊肉而出名。千祥羊肉以肉质细嫩、口感独特,享誉金华,上卢羊肉以色泽鲜红、香味浓郁,冠绝东阳。
      要比羊肉制作历史,东阳没有哪个地方比得上千祥。东阳千祥一带形成独特的羊肉制作工艺,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近些年更是声名远播。来自金华、兰溪、永康、磐安、义乌,甚至杭州、上海的食客都会慕名而来品尝千祥羊肉。相比千祥羊肉,上卢的羊肉起步较晚,出名也较晚。
      千祥羊肉用当地放养的山羊作为原料,一般取七八公斤的幼山羊宰杀,开盖加香料煮熟,肉质比普通羊肉结实,吃起来没有普通羊肉的膻味。
      相比于千祥的白切羊肉,上卢羊肉的鲜红则是一大特色。呈现红色主要是涂上羊血的缘故,上卢羊肉的制法有十多个步骤,擦羊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因此鲜红的颜色也成为上卢羊肉的标志。
    诸暨草塔羊骨头
      草塔羊肉从何时开始闻名遐迩,已经无从追溯。现在能看到的,是草塔人把“羊”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草塔羊肉不仅名声越来越响亮,销售越来越广,就连曾经废弃的羊骨头,也摇身一变成了宝,吸引众多食客纷至沓来,“羊骨头”已成为草塔除羊肉之外的另一张招牌。
      草塔羊肉的盛名由来已久,不过目前最受人们青睐的羊骨头,被捧上饭桌却只是几年前的事情。
      一直以来,草塔镇大房村有几户以宰羊为业的农户,每天杀羊上百只,剔除羊肉后剩下的骨头堆积如山。刚开始时,这些骨头虽然也在菜场中零卖,但大部分被当作垃圾一扔了之。羊骨头上附着的羊肉、骨髓等物都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天热时很快就腐烂,臭气扑鼻,令人作呕。
      大房村妇女凤仙尝试着烹煮羊骨头来吃,家中来客吃了以后总是叫好,许多人都建议凤仙去开一家饭店,专门经营羊骨头系列菜肴。凤仙和家里人一商量,觉得这里面的确有商机,更重要的是羊骨头从此可以变废为宝,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经过一番张罗,2003年,凤仙家挂出了“凤仙羊骨头饭店”的招牌,羊骨头饭店开门迎客。开业后,凤仙羊骨头饭店宾客盈门,生意长盛不衰。如今,草塔的羊骨头也是身价倍增,成了抢手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