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粉条,随便赊账。”日前,河南省许昌市范坡镇山王村的李建平夫妻在市区吆喝生意。“下锅里烂了是我的,煮不熟是我的,煮成一团搅不开是我的,吃着碜了是我的,有异味是我的。”见有人停下脚步看粉条,李建平一连串说出了几个“是我的”。他告诉顾客,如果赊账买了他的粉条,回到家里吃的时候出现上面几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顾客就可以不给钱。
一名妇女停下,购买了一捆粉条,赊账。李建平的妻子从胸前挎兜里掏出一个磨得破旧的小本子,将该妇女的电话及姓名记在本子上。在这个破烂的小本子上,写着许多电话号码,有的有姓有名,有的仅有一个电话,连个姓也没有。许多电话号码上,划了横线,说明钱已经还了。
李建平为什么敢冒风险,赊账卖粉条呢?原来,李建平老家的红薯粉条采用优质红薯淀粉,用传统工艺制成,属天然食品,深受人们喜爱。李建平说他卖的是地道货,不担心不给钱,讲个诚实守信。赊账卖粉条3年来,去年以前的赊账已全部收回,没有一笔欠的。
(摘自《北方新报》 杜文育/文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