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养生

跟着营养高手吃羊肉

  编者按: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温补气血、暖中祛寒的羊肉,一直是冬日里大受欢迎的温补食物,它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随着春节临近,亲朋好友聚餐少不了羊肉这道美味,本期《养生》将为大家解读挑选、烹调以及吃羊肉的学问。
黏手的新鲜,骨头细的嫩
  消费者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羊肉研究专家、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所助理研究员郝耿建议大家可以从色泽、纹理、手感等方面来挑羊肉。
  整块的羊肉摸一摸。新鲜羊肉摸上去有点黏,能轻易粘住小纸条。打过水或不新鲜的就不会有这种黏手的感觉。另外,新鲜羊肉肌肉结构坚实而有弹性,购买时,可以观察一下羊肉的肌肉纤维,越细嫩紧密的越好。
  带骨的羊肉看骨骼。购买带骨的新鲜羊肉块时,可以比较骨骼的粗细。通常骨骼越细的,说明羊的年龄越小,肉质也更鲜嫩。
  切片的羊肉观色泽。切片羊肉有新鲜的和冷冻的两种。新鲜的羊肉片,因为肌肉纤维紧密,如果切片较厚都可以立起来,而不新鲜的就软塌塌的。冻羊肉可以从色泽辨别,新鲜的冻羊肉色彩鲜亮,应呈鲜红色,而时间放得久的,则会冻得颜色发白,反复解冻的羊肉,也不新鲜,往往呈暗红色。另外,羊肉是肥瘦相间的,脂肪部分应洁白细腻,如果变黄,就说明已经冻了太长时间。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假羊肉,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肉品加工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德权指出,可通过三个方面来分辨真假。首先,看色泽,羊肉的颜色是鲜红色,比牛肉略浅,而猪肉是粉红色,鸭肉是暗红色的。其次,看纹理,羊肉的纹路较细,呈条纹状排列分布。最后,看脂肪分布,牛肉和羊肉区别于其他肉类的一大特征就是瘦肉中混杂脂肪,俗称“大理石花纹”。
去膻提鲜有妙招
  羊肉的做法有很多,其中涮、炖、爆、烤最常见。北京军区总医院营养配餐师于仁文表示,不同烹调方法的去膻方法也有所不同。
  1.涮。由于这种方式加热时间短,营养保存得相对最好。去膻味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配小料,即搭配韭菜花、腐乳、芝麻酱这些小料一起吃;另一个是在锅底中加入葱、姜或红枣。
  2.炖。用炖的方式烹调羊肉能够保证原汤原汁,但因为时间较长,会丢失部分B族维生素。羊肉加冬瓜或萝卜一起慢炖有助去膻。此外,加红枣或陈皮一起炖,也是简便又营养的除膻方法。
  3.爆炒。爆炒羊肉会损失一定的营养,但因为用旺火急炒,加热时间相对较短,损失不会特别多。爆炒时,羊肉的最佳搭配是新鲜葱白。为除去膻味,可先用酱油、盐、胡椒和水淀粉等来腌制羊肉。
  4.烤。烤羊排、羊肉串等,烹饪用的温度很高,营养损失最严重,并会产生有害物质。烤羊肉时,最好的除膻味方法就是撒上孜然和辣椒面。但这种搭配吃后容易上火,适合搭配西红柿、猕猴桃等果蔬来“灭火”,因为它们是寒凉食材,并且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能有效减轻烤羊肉中有害物质对健康的伤害。
便秘长痘者少吃羊肉
  羊肉虽补,却不是人人都适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表示,以下几类人最好少吃羊肉:一是身体怕热不怕冷,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还经常大便燥结,容易上火的人。二是因旺火导致风热感冒、咳嗽、黄痰、牙痛肺热、口舌生疮等,出现这种情况也应该忌食。三是患有皮肤病的,如湿疹、荨麻疹、痤疮等,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羊肉属于“发物”,容易诱发某些病症,会加重皮肤的过敏反应,使症状复发。四是平日大鱼大肉吃得过多的人,这类人血脂一般较高,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可能超标。最好少吃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羊肉,尤其是涮火锅常用的肥羊片,其脂肪含量更高。
三道羊肉养生菜
  杨力指出,羊肉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上佳补品。再配上相得益彰的好搭档,更是冬季首推的养生菜。
羊肉炖白萝卜
  羊肉的功效在于“补、温、升”,而白萝卜正好是“泻、清、降”,其味甘性凉,能够清凉、解毒、去火。而且,白萝卜有助消化、降血脂的功效,弥补了羊肉的不足,称得上绝配。萝卜和羊肉的比例约为2∶1,肉炖至六成熟时,再将萝卜倒进锅内,加入葱、姜、盐等即可。
黑豆煮羊肉
  从中医角度分析,黑豆入肾,羊肉补肾温阳,两者一起炖煮补肾暖身的效果会更好。此外,羊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而黑豆中的植物固醇能抑制人体吸收“坏胆固醇”。这道菜中,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约为10∶1,一起加水放入砂锅中微火慢炖。等肉柔软好嚼、黑豆软烂即可出锅,最后放入盐、葱等调味。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性质偏温,有养血活血的功效;生姜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三者配合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可用3-5克当归、30克生姜、500克羊肉炖汤。 李沛珅小贴士
羊肉不宜与这些食物同吃
  不宜与茶同食:茶水是羊肉的“克星”。这是因为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羊肉时喝茶,会产生鞣酸蛋白质,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水分减少,进而诱发便秘。
  不宜与醋同食:酸味的醋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与羊肉同吃会让它的温补作用大打折扣。
  不宜与南瓜同食:中医古籍中有羊肉不宜与南瓜同食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羊肉与南瓜都是温热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极易“上火”。同样的道理,在烹调羊肉时也应少放点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
  不宜与西瓜同食:吃羊肉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脾胃。
  不宜与栗子同食:羊肉也不能和栗子一块儿吃。无论是两者放在一起炖还是炒都不适宜,因为两者一起吃会引起消化不良,有时也可能会引发呕吐。
  部分病症忌食羊肉: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或腹泻者,或服中药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